曾数次因产品被发现“活虫”而遭消费者质疑的贝因美奶粉,近日又再陷入“虫子门”。
责任方互相推诿
据报道,一邢姓女士近日在给孩子喝的贝因美奶粉中,发现了类似瓢虫的黄色虫子,其宝宝在已喝了不少同批购买的贝因美奶粉且曾出现腹泻症状。
在发现这一情况之后,邢女士马上向购买该奶粉的超市投诉。店方称,公司内部已经通报这件事情,邢女士的问题奶粉已经全部回收,且现金已经退还。“进货的时候,我们都是进成罐或成袋的成品,奶粉的生产日期我们会定期排查,这种问题肯定是厂家在生产过程中造成的,并不是销售商的责任。”该超市分店店长表示。
但是,对于销售方对问题的归咎,生产商贝因美公司方面显然也并不接受这种推诿。
章丘市贝因美厂家代理业务主管刘先生称,贝因美奶粉的生产工序是奶粉高压喷射系统,存储环境全部24小时监控,所以奶粉本身在生产和存储过程中出现异物的可能性是很小的。他同时还说,由于邢女士家是开饭店的,而且虫子是在奶粉开罐较长一段时间之后才被发现的,他怀疑是邢女士家在食用奶粉过程中未即时封盖,导致异物不慎落入。
贝因美公司客服热线的数位接线工作人员还特别说明,自己从未接到有关贝因美奶粉中有虫的投诉,称公司产品全部都是采用机器生产,定期也会做一些检查的,正常来说是不大可能出现奶粉中有虫的情况。
“虫子门”频发
尽管贝因美“从未接到奶粉中有虫的投诉”的说法,却与近年来贝因美见诸报端的屡陷“虫子门”的事实并不相符。
自2010年至今,贝因美至少已四度遭众多媒体曝光,公司生产的婴幼儿奶粉中出现小虫乃至活虫,婴幼儿在食用过同批次的贝因美奶粉后出现腹泻的状况。
其中,仅2012年4月至今的一年内,公司便已三度陷入“虫子门”。
有奶粉业内资深专家对此提出了一些质疑。“如果是数次出现奶粉中有虫,就有更大的可能性是厂家在运输储存的管理上不过关,厂家一味将原因归为消费者保存不当,有推脱责任之嫌。”这名专家表示,按照贝因美所说,的确有可能是因为消费者保存不当,导致有虫子进入。
但数陷“虫子门”,则贝因美的生产、管理也值得质疑。
该人士分析,一般来说,奶粉的包装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抽真空的,另一种是充氮气的,只要包装没有破损进入空气,在这两种情况下,有机物即活的生命体是不可能存活下来的。但如果是奶粉漏气了或者打开盖了,由于奶粉具有甜、香味,营养又特别丰富,所以很容易有其他小虫和蛆卵进来,这些情况在奶粉的运输和储存过程中是最容易发生的。“所以打开奶粉罐有虫特别是活虫的话,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外包装破坏漏气了,或者奶粉的外包装被挤压弄坏了。”
(邱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