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3月15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CIO需借IT消费化吸引外部客户


  “无论你承认不承认,或者接受不接受,IT消费化已经在很多企业的很多环节出现了,不仅仅是BYOD的需求日益明显。”Gartner研究部研究总监陈勇指出,企业的CIO现在对于IT消费化已经不是感兴趣与否的了,而应该是如何做。

  之前Gartner的调查就指出,IT消费化的趋势已经势不可挡,2012年智能设备已占设备总数的70%,2013年智能设备(包括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销量将会突破10亿大关、达到12亿。

  对于如此的趋势,企业的CIO应该做何种准备呢?

  CIO对BYOD的四种态度

  陈勇负责的是CIO方向的研究,他通过日常与CIO的接触,分享了CIO们对于BYOD的态度。

  一直来说,BYOD被当做IT消费化的最首要的一个阶段,也是目前最为企业所熟知的方式。

  陈勇指出,CIO们面对BYOD一般是四种态度:

  漠视。在两三年前很多人是不知道BYOD的,虽然近两年无论是分析机构、还是业界的一些成功的案例,BYOD已经越来越多的被人所熟知。但是很多CIO依然认为这只是企业降低设备采购成本的方式,所以并不会过多地去把其当做企业的一种应有的策略。

  强烈反对。持有这类态度的CIO,多是因为安全问题,这也是BYOD在更多企业普及所面临的重要的阻碍。从陈勇的调查中,大概有20%的CIO持此态度。

  被迫接受。很多CIO会接到来自不仅仅是员工、还有领导的自带设备的需求,所以不得不创造相对安全、可行的环境满足这类需求。

  主动接受。陈勇指出,这类CIO在其所调查的人中所占的比例也不多,只有20%左右。这类CIO大多可以比较客观地认识BYOD,以及IT消费化未来发展的趋势和对企业的影响。

  认知IT消费化 积极管理

  从陈勇的调查来看,多数CIO都还没有对IT消费化有着很客观的认识。而提到BYOD,也都仅仅将其当做简单的自带设备,并没有认识其对企业更为深入的影响。

  陈勇指出,单从BYOD来看,其对企业的好处是比较明显的,一是降低设备的采购成本,一是维护起来较为简单。但是,对于企业而言若想真正地体会BYOD的优势,以及促进IT消费化在每个环节的普及,CIO应该进行积极地管理。

  “我们在BYOD层面,给到CIO的建议是对员工进行分组,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权限管理。”陈勇给CIO的建议是一了解MDM(移动设备管理)的概念,二明确企业通过BYOD能达到哪些目标,三是对不同用户群采取不同的手段。

  因为BYOD目前只是涉及内部员工,而事实IT消费化则更为广泛地未来会涉及到企业外部客户,所以对于内外部员工的管理,CIO目前也应该进行区分、做好规划。

  “其实目前IT消费化已经不仅仅是以BYOD的形式在影响着企业,在企业的很多层面已经有着IT消费化的身影,诸如很多功能的游戏化等,而在未来3到5年内,IT消费化将全面普及。”陈勇指出,这对CIO的挑战就更大。

  一面CIO要接受IT消费化现有的一些形式,如BYOD;一面CIO更要看到IT消费化未来的趋势,即企业外部客户对内部IT资源的需求和使用。CIO应该更多地借助这些趋势和手段来更大地去吸引和保留外部的客户,而不仅限于满足内部员工的需求。

贾明


  链接 link

  BYOD的全称为Bring Your Own Device,指携带自己的设备办公。这些设备包括个人电脑、手机、平板等。现在更多的情况指手机或平板这样的移动智能终端设备。许多企业开始考虑允许员工自带智能设备使用企业内部应用。企业的目标是在满足员工自身对于新科技和个性化追求的同时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降低企业在移动终端上的成本和投入。

  BYOD模式是IT消费化的一个戏剧性结果。这一模式的原动力来自于员工而非企业,员工对于新科技的喜好反过来驱动企业变更和适应新技术的变化。然而这些新技术在设计和开发初期并没有考虑企业的应用环境和要求,因此很多IT支持部门非常担心由此带来的安全和支持风险。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