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3年3月15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桑苗出口 “兴”产业 “富”农户


  近日,由浙江海宁周王庙镇星富桑苗专业合作社培育的560多万株桑苗顺利运往乌兹别克斯坦。合作社理事长许炳华介绍说,这是有史以来桑苗出口量最大的一次。

  星富桑苗专业合作社是全国唯一一个拥有桑苗出口资格的合作社,出口基地负责出口桑苗新品种的研究开发。目前,桑苗主要出口土耳其、韩国、越南、希腊、葡萄牙、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和地区。

  口碑带来商机

  合作社理事孙建祥自豪地告诉记者,他们的桑苗能够迅速打开国外市场并占有一席之地,最初还是外国厂商自己找上门的,这得益于他们产品的好口碑。

  说到桑苗出口还得把时间拉回到2003年,当时孙建祥已经从事桑苗种植工作二十多年,他的产品销往全国各地,有了一批稳定的客户,在当地也有了一定的影响。有一天,有韩国客商主动找到他,说希望看看他种的桑苗,如果可以的话,希望可以销往韩国。接到这个消息,孙建祥当然很高兴,但也有些疑惑,怎么客户就自己找上门了呢?韩国客商解释说,他们这次到江苏附近希望可以找到长期的合作伙伴,打听了很多业内人士,他们都推荐这里的桑苗,可以说是有口皆碑了,所以他们就自己找来了。接下来,孙建祥带韩国客商考察了自己的育苗基地,桑苗的品种和质量都达到了韩国客商的要求,于是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海宁的桑苗就开始漂洋过海,到现在已经持续了10年。2005年和2006年孙建祥还连续2年应邀赴韩指导。

  为了扩大桑苗培育规模,实现共同富裕,2003年10月,周王庙镇几户村民共同成立星富桑苗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成立以来,在各级蚕桑技术部门和市农经局经管站的指导下,依靠当地政府和村委会的大力支持,在基地建设、品种更新、市场营销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获得了不少荣誉。合作社现有成员126户,生产基地面积400多亩,年产优质桑苗1000万株。

  质量支持发展 

  孙建祥说,外商对出口的桑苗质量有严格的要求,特别是有害生物的控制,如果达不到商检的要求就不能出口。同时,出口的桑苗要根据各个国家的桑苗生产标准要求进行定向培育,要赢得稳定的客户,得用质量说话。为此,合作社非常注重农户技术的提升。

  合作社成立以来,不定期举办育苗农户技术培训班,邀请浙江省农科院蚕桑所育种专家前来讲课。根据实际需要,农户培训内容一般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蚕桑主产省科研院所近年来新育成的桑树新品种的性状特点;二是全国各地对桑品种的需求和适应性;三是提高桑苗品质的重要性。通过培训,使育苗农户既了解了当前桑树新品种的育成情况和各品种的特性,又认识到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必须以品种新求生存,以质量优占市场,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的目标。

  除了要保证农户的技术素养外,合作社还特别重视桑苗生产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一方面引导苗农控制每亩育苗量在35000株左右,并通过两次摘心、合理利用秋叶养蚕等措施,促使苗木均匀、粗壮;另一方面在起苗和收购时严格把关,确保品种纯度、规格符合客户要求。多年来销往甘肃、安徽、云南、陕西等省的所有桑苗,数量准确、运苗及时、品种和质量符合要求,受到当地有关政府部门的一致好评。由于合作社引导农户注重品种纯度和质量,在桑苗销售过程中讲信誉,所以近年来不仅海内外客商纷纷慕名前来订购,而且桑苗总体质量水平得到稳定提高,从未接到过因质量问题的投诉。在各级蚕桑技术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合作社2008年顺利通过嘉兴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验收,成功创建了全国唯一的出口桑苗生产基地。

  努力成就未来

  虽然目前合作社的发展如火如荼,但前进过程中的困难仍不可忽视:在茧丝绸市场行情频繁波动、蚕桑产业呈萎缩态势的形势下,全国各地对蚕桑生产的重视程度下降,有关财政补助政策逐渐取消,从而导致桑苗生产量逐年减少,从业人员年龄老化,销售难度逐年增大;而且桑苗收购时需要较多的流动资金,但农民专业合作社金融部门不认可,以合作社名义融资困难。虽然有这些困难,但孙建祥对合作社的发展还是很有信心。他表示,他们接下来还是会保质保量地为客户提供产品与服务,同时积极拓展市场。

  首先是抓好基地建设。一是继续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品种资源圃的建设与后续管理工作,为桑品种的不断推陈出新奠定基础;二是抓好桑苗出口基地的生产和管理,逐步实施标准化生产,提升基地形象;三是加强与上级有关部门联系,积极创建省级标准化生产基地,加快繁苗品种结构的调整,扩大强桑1号、果桑系列等适销对路新品种的繁育量,为苗农提供新的增收渠道。其次是全力发挥品牌优势。重视桑苗生产全过程的品种和质量管理,增强广大苗农的品牌和质量意识,稳定和提高桑苗品种纯度。并通过蚕桑专业杂志刊登广告和网络等媒体宣传,逐步扩大“星富”牌桑苗在全国的知名度,积极争创省级名牌产品,使合作社生产的桑苗继续以品种新、质量优实现市场占有率的提高。最后是强化服务意识。一方面通过建立农民信箱联络点、开展技术培训等形式,引导苗农实施标准化生产,不断调整品种结构,繁育适合不同地区土壤、气候条件下种植的桑树新品种,切实做好产前、产中的服务工作,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海宁市桑苗良好的声誉和近年来在全国的影响力,发动营销员既跑田头,又跑码头,加强与全国蚕桑主产区的联系,掌握他们蚕桑生产的发展动态和对桑品种的需求情况,从而为社员及周边苗农解决桑苗销售难的后顾之忧。

  (张 蕾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