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3年3月12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雪水烹茶天上味

□ 廖华玲

  冬日里,我喜欢品茗读书。茶香伴读,随手翻阅《古代诗词赏析》,诗词中不乏雪水烹茶的名句。低吟浅诵,冰冻的心情也格外暖和了。

  郑板桥之《满庭芳》中有“寒窗里,烹茶为雪,一碗读书灯”,真是绝妙的佳句。我对“一碗读书灯”爱不释手,此句可出“从来佳茗似佳人”之右,其境界极为悠远。但我对“烹茶为雪”兴味更浓。茶圣陆羽在《茶经》中早就告诉了爱茶之人,烹茶该用什么样的水:“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水的冷冽,是烹茶用水时所要讲究的。古人说,水“不寒则烦躁,而味必啬”,啬就是涩的意思。关于水的冷冽,古人最推崇冰水和雪水,由于古代空气污染较轻,雪水的杂质少,纯净,是可以饮用的。用雪水煎茶,一是取其甘甜,二是取其清冷。

  “雪水烹茶天上味”。唐朝的人对雪水格外高看,认为来自天上,洁白晶莹,煞是可爱,雪水煮茶沁脾香。如白居易作的《晚起》,描写融雪煎茶的情趣:“烂熳朝眠后,频伸晚起时。暖炉生火早,寒镜裹头迟。融雪煎香茗,调酥煮乳糜。慵馋还自哂,快活亦谁知。酒性温无毒,琴声淡不悲……”作者慵馋晚起,从“融雪煎香茗”中体悟生活的情趣,十分惬意地对人说“快活亦谁知”。陆龟蒙在《奉和袭美茶具十咏·煮茶》中写道:“闲来松间坐,看煮松上雪。时于浪花里,并下蓝英末。倾余精爽健,忽似氛埃灭。不合别观书,但宜窥玉札。”人在松树林中,用松上雪化水煎茶,颇有几分山野风情。其他,如郑遨《茶诗》中的“寒炉对雪烹”,描绘了诗人雪地烹茶,一派诗情画意、悠然怡得的寒冬之趣。

  “洁性不可污,为饮涤烦尘……”我在心里默默地念着,想起以前看《红楼梦》,最喜爱冰清玉洁的妙玉,因为她懂得用梅花上的雪水煮茶。飘落在梅花上的雪,别有一番香寒之气,用来烹茶,分外清冽、甘香。

  如今,大气污染,雪水烹茶已是一种奢望。但是,寒冷的冬日,仍可用开水沏上一杯好茶,稀释寒流,温暖心情。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