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的屋脊石门县罗坪乡,距最近的县城130公里,平均海拔800米,一脚踏三县,与慈利、大庸县和鄂西鹤峰县相连,生态优美,林茶相间,历史上就以盛产优质茶闻名。罗坪乡党委、政府本着“扩面提质、生态有机、扶强企业、打造品牌”的思路,大力发展茶叶产业,如今,全乡高标准的生态茶园23000亩,比5年前增加一倍,成为石门县茶园面积最大、产值最高、经济和社会效益最好的乡镇之一。
成立于2007年的寨垭茶叶专业合作社,在乡党委的大力支持下,合作社社员迅速发展到400余户。乡党委、政府牵线搭桥,促使他们与湖南农大、湖南省茶业总公司诚信合作,开发“茗永翠”牌“石门银峰”系列茶,通过了QS、OFDC有机茶认证,对获得QS或有机茶认证的企业乡政府奖励1万元。现在,寨垭茶叶合作社拥有标准化茶园3500亩、紧密性合作的茶叶加工厂(点)3家,年销售收入近千万元。2012年寨垭合作社还分别被评为全县优秀专业社和市级先进。
安溪茶业公司是以出口“石门宜红”茶为主的市级龙头企业。20多年来,这家企业领头人熊哲怀,每年都要生产2万多担红茶,但过去只能以“毛坯”茶交给其它精制厂或茶贩子,茶价格相对来说比较低一点,茶农、茶企的效益同样也要少。2010年,罗坪乡政府大胆奖励熊哲怀10万元现金,这对财政十分拮据的基层政府来说,不啻是一个天文数字。对需要资金扩大生产规模、转型升级的企业而言,既是一种嘉奖,也是雪中送炭。而对罗坪乡数千户茶农来说,则是“一奖”激起发展茶业的“万般”热情。
当年,安溪茶业公司投资500万元,新建出口红茶精制厂房,购置了光电分拣机等先进的精制设备,红茶精加工能力达到50000担,精制后的红茶直接或间接出口,年交货值2000多万元,生产规模翻番,价格、效益比过去提高了20%。如栗子坪村茶农赵世新原有6亩茶园,年加工红茶1000公斤,能获利约3万元。在安溪茶业扩大生产规模后,他家投资5多万元,新扩建良种茶园5亩,并添购2台采茶机、修剪机,赵世新家现在已能加工红茶2000余公斤,收入近8万元。
茶农从中受益后,不仅对茶园精细管理,每年还新扩良种茶园2000多亩,种植、生产、加工和科技兴茶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现在,全乡90%的农民以茶为业,靠茶致富,罗坪已成为全省最大的出口红茶乡镇。由于资源丰富,发展茶业政策优、环境好,2012年底还吸引来了国家级龙头企业——湖南省茶业总公司,入股与安溪茶业联合,再度扩大规模。
茶农高兴地说:“感谢乡党委、政府奖励茶企业,茶企业带活茶产业,茶叶增产了,茶农增收了,我们靠山致富奔小康有希望了。政府奖励的‘红包’带来了连锁效应。”
(施建平 龚仕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