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大别山区的青山绿水,让这里的天更蓝、茶更香、水更纯、人更富,这既是八百万信阳人多年持续努力的方向,也是2800万大别山老区人民的热切期望,我想,这更是13亿中国人的殷切希望!
——陈世强
3月4日,全国政协委员、信阳毛尖集团董事长陈世强在京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茶产业要在大别山区生态建设中发挥作用,同时他建议加强茶叶基地开发直补,提高农民种茶积极性。
茶在大别山区生态建设发挥作用
今年是陈世强第六次参加全国政协会议,作为一个来自大别山的全国政协委员,6年来,陈世强提交的提案一直是建议中央加快大别山区的综合开发。
陈世强说,大别山的开发利用应该升级。过去我提的大别山的提案内容是向中央要政策,解决大别山人民的温饱。今年的提案内容是加快大别山的生态开发。
大别山的生态很好,这个地方出好茶。陈世强说,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的构想,在这样的氛围下,大别山区该如何发展?他认为要从过去的“要政策”,转变到对国家的经济发展作贡献。
“把大别山打造成为中国13亿人的养生栖息地,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加速建设美丽中国”,陈世强说,“这不仅需要大别山区千万民众共同努力,更需要国家给予扶持和倾斜。”
他告诉记者,目前大别山区虽然享受包括“促进中部崛起”和比照“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有关政策,以及地处河南的大别山区市县纳入中原经济区和纳入国家贫困地区连片开发的大别山区国家级贫困县享受的扶贫开发政策倾斜等。但到目前为止,国家还没有针对大别山区的发展出台过专门的优惠发展政策。实现上述目标,因为涉及到很多具体的国家层面的宏观政策和省际间的协作,还需要积极争取国家在宏观战略和政策制定上给予倾斜,努力把“大别山国家级生态经济示范区”从构想变为现实。
“打造大别山生态经济发展示范区,关键是在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上下工夫。”陈世强说,一要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二要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
陈世强说,茶产业在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中具有重要作用,我们的理念是通过对茶园的治理和开发,把茶园变成公园,把茶园变成花园。
加强茶叶基地开发直补
另外,针对茶行业的发展,陈世强向全国政协上交了“关于加强茶叶基地开发直补的建议”的提案。陈世强说,茶叶是中国特有的优良乡土树种,实现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在传统的茶叶生产区发展与市场需求适应的茶叶产品,必须要从优质茶叶基地建设入手,通过以建设高标准茶叶基地为重点,对老茶园进行技术改造,提高茶叶质量,提升产品档次,增加茶农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
为进一步加快优质茶叶基地建设,陈世强建议:第一、进一步出台政策、完善机制。政府的引导和扶持是关键。第二、加大直补力度,提高农民种茶积极性。第三、以科技为支持,加快茶叶基地建设的步伐。茶叶基地的开发建设,应强化科技支撑,切实提高茶基地经营的科技水平。第四、切实抓好土地流转,推进规模经营。
陈世强说,对茶农的直补要像粮食直补一样。他说,之所以提这个建议,因为茶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茶树解决水土保持的问题,茶园在山坡上,对水土保持有很大的好处。二是茶解决了食品结构和生活质量问题。像茶这样小种类的产业,国家给一点钱就能把茶产业做大做强,中央应该拿钱来补,茶叶直补是可行的。
“这两年,国家虽然没有对茶生产基地直补的直接支持,但是对茶的相关项目上还是有支持。”陈世强说,对茶的项目不如对茶农直补来得直观,对茶农直补可以直接落到茶农头上,对茶农的积极性有很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