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3月8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创业团队能“打群架”才能走得长远


  □ 俞永福    现UCWEB执行董事、首席执行官。曾任联想投资项目经理、副总裁。2006年年底加入UCWEB公司,曾获得“2008中国年度潜力创业人物”、“2008新媒体自主创新十大人物”等荣誉。

  关键词   创业团队

  怀惴创业梦想的人,要不擅长管理、战略,要不懂技术、有渠道,总之有一技之长。但中国当下的创业环境,对创业者的要求却是“十项全能”,技术、产品、管理、市场……任何一块“短板”都会成为未来企业发展的瓶颈。要突破成长瓶颈,创业者就不能一味单打独斗,还得有“找搭档打群架”意识……

  我在创业之前,在联想工作,柳传志提出的“建班子、定战略、带队伍”联想管理三要素对我管理企业有非常大的影响,所以创业之初我思考的第一个话题就是建班子。创业要有大成,建好班子是基础,过去几年里我对于建班子的问题花了很长时间的思考,现在有一些感悟分享。

  对创业者来说,组班子的前提是“志同道合”,选搭档的核心标准就是能力互补,你做不到的事,你的搭档能做;搭档做不到的事,你能做,大家就互相“越看越美”,团队也就越来越和谐,最终成为一个完美的“木桶”。

  创始班子能够志同道合一同走下去是非常大的福气,因为最开始的创始团队如果发生了调整,我相信这是创业过程中最痛苦的一件事情。我很幸运,我们现在主要是三个人创业团队,最早的两个搭档何小鹏和梁捷,在我第一次见他们的时候,给我的名片叫做副总经理,我马上就问总经理是谁?他们的回答让我眼前一亮。实际上,小鹏和梁捷就是公司的负责人,但是他们觉得两个人都是技术出身,未来需要找到一个在战略规划、经营管理上更成熟的人来当总经理。

  这是我投资生涯看过的五百家创业公司中,第一个能这样想问题的,背后体现了一种大智慧。

  建班子这个环节还有一点很重要——决策机制。小公司、家族企业通常都是“一言堂”,一个人说了算,没有人可以说NO;大企业或跨国公司则往往走向另一个极端,每个人都能说不,典型的“假民主”,永远停留在讨论阶段,没人愿意承担责任。

  鉴于此,在过去几年里面,在管理决策机制上,UC将自己的决策机制定为:Everybody Can Say No,Someone Can Say Yes——每个人都可以说不,但是必须要有一个人负责做决策。这个人是谁?是负责那个专业方向的同事,他有绝对说YES的权利。原因很简单,在各自的领域,我们都用了最多的时间去思考,即使犯错误,这个学费也要交给“一号位”。

  志同道合、能力互补、决策机制,建班子时做到这三点,创业团队就具备了“打群架”的能力,也才有可能突破瓶颈,走得长远。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