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店在走上坡路还是下坡路?一方面,包括全家、罗森和7-11在内的品牌便利店进入集中关店的高峰期,甚至有人称便利店已到战略收缩期;另一方面,上述品牌又几乎同时加码国内市场,或是开放加盟、或是拓展新区,扩张速度明显加快。
对于关店,部分业内人士认为,便利店同样受到了零售增速放缓的影响。受制于人工、租金成本上涨的压力,在持续亏损的情况下不得不关店。不过,与百货、超市等经历了快速成长期的业态相比,专业便利店在中国还处于起步阶段。零售专家龚胤全曾师从日本7-11前常务董事兼CIO碓井诚,他认为,目前便利店的关店潮,实质是整个行业开始进入调整期的标志。
尽管成本上涨的压力对便利店的影响更大,但“关店潮”下,日资三大便利店丝毫没有战略收缩的打算。全家正在二三线城市广泛布点,7-11放开加盟并不断拓展新区,罗森准备进京,同时扬言数年内将华东区门店数从300家增加到1500家。
“中国适合便利店发展的环境正在形成。”据龚胤全透露,日本7-11曾在2005年计划在上海直接开店,但发现条件并不成熟,随后以授权中国台湾统一集团的方式才在上海落户。
但最近两年,日本7-11开始加快在中国的布局,频频投资开拓新的区域。“过去消费者对商品的价格敏感,但现在转向价值敏感,愿意为更新鲜便捷的商品买单。”
上海尚益咨询总经理胡春才表示,日本便利店行业的规模已经超过超市和百货。但在中国内地,便利店的发展远未到成熟期。日本三大便利店特许加盟难以展开就透露了这一情况。
以特许加盟为例,胡春才说,日本97%的便利店门店均为加盟而来。但其三大便利店在中国的门店还是以直营为主,加盟店也以委托加盟门店居多。成都先于北京放开了特许加盟业务,但加盟情况并不理想。十几家加盟店中仅有两家特许加盟店。
“便利店在中国开店亏损的概率较高。因此总部对加盟主的资质、培训及选址都极其严格。没有合格的加盟主,绝不会轻易开店。”龚胤全说。便利店目前还处于培育期,未达到大规模盈利的情况。据悉,7-11在中国台湾地区是亏损约七年才盈利。龚胤全说,走过亏损期后,才是中国便利店大规模以特许加盟店打开市场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