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3月5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老百姓渴望专业茶知识


  一句“柴、米、油、盐、酱、醋、茶”,充分说明了茶叶与老百姓日常生活的亲密关系,茶叶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大众生活基础,才会有“烟、酒、茶”、“茶也醉人何必酒”、“琴棋书画诗酒茶”和“禅茶一味”,才会有文人、雅士、僧人、道士热爱茶和皇家、贵族喜欢茶。

  但是,近代的中国经历了百年的战乱,经济衰败,民不聊生,茶,仅仅是老百姓心中的一个符号和概念了,既没有钱买茶,也没有心情喝茶。就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百废待兴,政府首先解决的国家独立和人民“吃饭、穿衣”等基本生存问题,又加上各种政治运动的折腾,“喝茶”还是离老百姓的生活很遥远。直到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积累了一定的基础,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加上社会稳定,老百姓的生活才有了“品质”和“品味”的需求,这个时候,茶叶开始回归了。 

  虽然经过了一百多年的分离,但中国人的心里一直对茶充满崇拜、满怀亲切,可是当我们真正面对一杯茶的时候,大多数中国人已经茫然而不知所措了!再加上中国茶叶品类丰富、风味多样,此时,老百姓渴望茶培训!

  需求就是商机。中国的茶培训早已经是一片繁荣景象,现在的问题是,这一片繁荣景象的背后是一片乱象。

  首先是没有权威和统一的培训教材,其二是没有统一认证的教师,其三是没有统一认证的培训机构。

  茶叶首先是物质的,而在物质层面,我们需要严谨的科学态度。比如:茶叶都含有什么成分,含量多大,他们对人体是什么作用等等,这些是最基本的茶叶知识,不允许有夸张,更不允许有谬误。进一步而言,在茶叶的储藏和冲泡过程中,茶叶中的物质成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怎样才是正确的茶叶储藏和冲泡方法等等。现实中,卖茶的、讲课的,还有各种媒体传播的,很多都是胡说八道!搞得老百姓不知道谁说得对。

  我们强调的是最基础的茶叶科学知识。中国茶叶品类繁多,即使是同一品类的茶叶,其内含物质也受到茶树品种、生长气候和土壤、加工工艺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千差万别,但对于广大的大众消费者来说,我们绝不可以、也绝不可能追求精确化的培训。

  其次,在泡茶的艺术层面,中国地域辽阔,民族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极其丰富,在不违背泡茶技术的前提下,我们大力提倡泡茶艺术的多样化,以尽情表现多姿多彩的民族风俗和地区文化。

  同时,我们要特别强调泡茶艺术的生活化和时尚化,泡茶艺术如果一味地求“古”、求“雅”、求“繁”、求“高”,这样的艺术必将失去生命力,一定会被新兴消费者放弃、被新时代放弃、被现代都市生活放弃。

  最后说说茶道的事。中国人是不轻易言道的,而且“道可道非常道”,所以所谓的茶道表演、茶道培训、茶道师等都是伪命题。应该说茶道就在种茶、制茶、泡茶和喝茶的过程之中,全靠自己去感悟而不可以言表。当然,我们可以倡导茶道的基本精神,传播茶道的核心思想,引导消费大众的健康生活方式。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