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望着,盼望着,今年的春茶上市了。人们像品尝新稻米一样,充满了对大地和植物的感激。但也从心底又生出几分担忧:你看,各地春茶为了抢早上市,不断使用各种技术手段,势必不断加高生产运输成本;还有总有企业为了造势,通过各式各样的拍卖,弄出一个赛一个的“天价”茶叶。
为赶早上市,从人们尝鲜、猎奇上赚多些钱,企业把早茶尽量提前,似乎无可厚非。但当早茶全行业都在拼一个“早”字时,人们或许忘了早茶也是要讲求质量的。如果一味求早,以现在的科技手段和设施水平,寒冬腊月出早茶也不是没有可能。有反季节蔬菜,为什么不能有“反季节茶叶”呢?等早到反季节时,春茶就有些蠢了,因为岁有时序,物有季候,失去了这些,它本身就什么也不是了。
市场从来都不是均贫富的“大同世界”,高中低档满足不同需求本是自然现象,但当与柴米油盐酱醋为伍,更多非奢侈品属性的茶叶开始追求高价、天价时,这样的春茶也开始变蠢。人们或许会嗅到荷兰郁金香曾经上演过的荒唐闹剧,到头来,天价郁金香沦为一文不值的洋葱头,人们才回过味来。
但愿早茶上市前,企业能把质量和口感,还有大众的消费能力也考虑在内;但愿不要等领导过问天价茶时,人们都唾弃愚民炒作时,企业才醒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