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期)
3、定价时要考虑影响因素
市场需求、竞争对手、季节、政策法规等方面因素都会影响商品的定价。如一家房地产销售公司要为新盘定价,此时其他地产公司的楼盘对其新盘价格将产生很大影响,而政府对行业的监督与调控也影响着价格的制定,其他还有如外来人口、当地房屋出租价格、当地经济潜力、收入水平等,都会对定价产生间接影响。任何产品与行业都是如此,再如平安夜销售的苹果,可以借助“平安”的口彩来提高苹果的价值,自然可以相对提高销售价格,那天苹果的价格是平时的几倍,商家多赚了很多钱,消费者也乐于接受。
4、定价的战略作用
一些企业将商品价格定得很高,以差异于中低端市场,产生价值感与稀缺效应。劳斯莱斯曾经就用高昂的价格来控制拥有者的数量,让产品成为极少数人拥有的奢侈品,这种价格策略使产品的价值感大大提高,不仅赚足了暴利,还使消费者趋之若骛。
也可战略性地把产品价格定得很低,甚至无利润销售,以此打击对手或扩大市场份额,如家电行业中的科龙空调,高端品牌为科龙,但高价往往意味着市场份额将不会很大,为了争夺市场份额与行业地位又不损害科龙的高端品牌形象,于是推出了两个价格便宜的低端品牌——华宝、康百恩,以此争夺低端市场份额。
5、价格波动不波及其他产品
降价促销等调整产品价格行为一定要划分出清晰的界限,不要让模糊的降价影响了其他产品,就如上期讲到的派克钢笔的例子。
涨价时也是一样,要明确区分开,不要给人以你的产品都涨价了,或都很贵的印象。如某定位低端的饭店,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推出了几款高价菜品,因为未做明显的区分,混在其他菜品中,使顾客产生了这家饭店的菜都很贵的感觉。
6、差别定价
为了不流失顾客,可以采用差别化定价策略,如以高价著称的星巴克咖啡店,为了不流失在意价格的顾客,推出了低价和特价的咖啡。家电行业多数厂家都是高中低端产品具全。这样就可以最大程度地满足各层级顾客的需求,降低顾客流失比率,但前提是不可对品牌产生负面影响,说到这里,就不得不再次强调定价时的战略性整体思考了。
还有一种方法是采用推出子品牌的策略,使彼此不产生品牌形象冲突。如海尔品牌以“海尔”为主品牌,同时通过推出“小小神童”、“卡萨帝”等众多子品牌来区隔商品的价格区间,不错过由高端到低端的任何市场,成效显著。
7、模糊定价
把一些畅销产品与滞销商品或两种滞销商品进行组合定价销售,这样可以把高利润或附加利润隐藏在低价产品背后。变换产品包装也可以模糊定价,如推出小包装产品,价格较低,让顾客产生产品很便宜的错觉,其实这样的产品利润更高,而降低了购买的门槛,很容易使顾客产生冲动购买的欲望。还可以把产品与服务等增值品组合后定价,比如电器类商品推出的加一点钱可提高保修期或附赠其他商品等。
8、不可轻易上涨或下调价格
要认清这样一个概念:降价不仅容易损伤整体品牌形象,而且一旦降价就很难再涨回去,而涨价也容易降低消费者对品牌的好感度,甚至产生严重的拒买现象。但并非绝对,很多商品通过涨价成功地提高了商品的价值感与品牌价值,而成功的降价也可达到大量销售及增强亲和力的作用,关键是要制定科学的定价策略并谨慎地进行价格调整,防止这柄利剑伤到自己。
总之,商品低价不仅不是营销利器,有时还是一个陷阱,只有以整体营销战略,甚至是经营战略的思维与高度来定出商品最适合的价格,商品才最有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