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有消息称7-11已确定重庆的开店计划,并将在3月成立公司。
随着7-11落子重庆的消息传出,业内已嗅到了便利店业这个江湖里的“血腥味”。
两年前,另一个全球连锁便利店巨头——罗森登陆重庆,放出“3年开300家店”的豪言,如今却陷入扩张泥潭。
截至目前,罗森便利店在重庆仅开到了第57家(包括关张的)。“重庆依然是罗森在中国市场的开拓重心。”对于外界关于其扩张减缓的说法,重庆罗森副总经理杨志浩并没否认。
重庆可购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彪算了一笔账:以一家普通地段50平方米的便利店为例,装修、购买设备的费用大约要20万元,这是一次性投入。房租成本1万元/月,人员工资、水电气费成本1.2万元/月,这是持续投入。
“目前每个店的经营状态都还不错,没出现亏损压力。”可购方面表示,去年开店计划虽未达到预期,但数量从30家增至80家,发展势头也不错,今年仍会扩张,具体数目还未确定。
同样,作为重庆较早涉足便利店行业的十分利便利店总经理李政纲也有扩张意愿,“目前旗下的连锁店总数为60家,计划今年新增90家。”
“本土军应该学习洋品牌的运营管理经验,而洋品牌也得学习本土军接地气的本领。”重庆市商委流通处副处长陈远怡认为,最重要的是尽快找到本土化策略,才能在市场站稳脚跟。(阳炆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