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建立机构信用代码与现有代码的对应关系,可以发挥机构信用代码的查询检索功能,促进各部门、各行业的信息共享,加强数据库的建设,还可以提升社会管理水平,也有助于形成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合力。
“有了这个代码,我们客户经理了解客户的相关信息就更加便利和快捷了!”中国农业银行某分行的对公客户经理说。据了解,该支行开展机构信用代码推广工作以来,发生最大改变的就要数客户部了。
以前在办理贷款业务时,想查找客户的基本资料,需要询问企业的工作人员。在信用代码推广后,“有利于我们进行深入跟踪,全面且系统地服务客户。”该客户经理告诉记者。
不只是这一家金融机构感受到了机构信用代码带来的好处,随着这项工作的开展,各农金机构纷纷加入,积极探索和寻找推广此项业务的新方法。
代码推广措施给力
信用代码改进了管理方式,有助于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开展机构信用代码的相关要求,北京各银行积极行动,成为推广机构信用代码工作的先行者。
据记者了解,在实施过程中,北京地区各银行从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出发,努力完善内部管理,多方联系客户,提高服务质量,保质保量发证。一是事先充分准备,专项培训业务人员11673人次,讲解建立机构信用代码制度的重要意义和正确操作方法,保证全市3000余个营业网点如期启动发证工作。二是提供优质服务,编制业务指导手册,在营业网点布放办证资料,主动询问客户办证情况,安排专人协助客户准备资料、填写表格,方便客户在线自助申请。三是合理掌握进度,对本行客户办证情况做到心里有数,对不经常发生业务的客户,指定专人上门服务,防止出现遗漏。
正在北京各银行此项工作有序推进时,各农村金融机构也纷纷开展了推广组织机构信用代码的工作,相继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
山西省洪洞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迅速行动,缜密部署,认真开展机构信用代码推广应用宣传活动,组织辖内各网点充分发挥点多面广的优势,通过张贴宣传海报、悬挂横幅标语、摆放宣传折页、滚动播出宣传标语等方式,全方位多层次开展宣传活动,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这对于金融机构识别客户身份、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改进社会管理方式,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该联社相关负责人说。
除了洪洞联社,山东省平度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也探索出了做好此项工作的好方法。
“我们建立了‘日考核,周通报,月总结’制度,对进度快、效果好的经验及时推广和表彰,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改。”该联社相关工作人员说。
截至去年6月初,平度县联社共补发存量账户机构信用代码证140余个,在当地13家金融机构中实现了机构信用代码推广工作“三最”:存量补发户数最多、存量补发占比最高、开立新增机构信用代码最早,获得了当地人民银行和客户的认可及好评。
在存量账户数据系统导入之后,该联社机构信用代码的推广工作将进一步提速。“我们将确保开户单位在第一时间拥有自己的‘经济身份证’,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面完成机构信用代码推广工作。”该负责人还说。
在被问及推行机构信用代码前后发生的改变时,东部某联社负责人告诉记者:“信用代码改进了管理方式,有助于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此外,机构信用代码不影响现有的各种代码,通过建立机构信用代码与现有代码的对应关系,可以发挥机构信用代码的查询检索功能,促进各部门、各行业的信息共享,加强数据库的建设,还可以提升社会管理水平,也有助于形成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合力。
机构信用代码完善进行时
切实把好数据录入关,对机构提交的申请资料严格审核,确保在代码证发放第一道关口打牢数据质量基础。
虽然机构信用代码的推广工作已经在一些地区陆续开展并取得较好效果,但随着推广工作的深入,一些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
首先,在推广过程中存在“时间紧、任务重”的现象。
面对这种普遍存在的情况,业内人士指出,“突出重点是关键。” 各地将账户数量大、机构客户多的金融机构作为发放工作的重点和关键;将账户类型为正常户的机构作为机构信用代码证发放的首要对象,确保机构信用代码覆盖面不断扩大。
其次,数据的质量和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全面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中国农业银行葫芦岛支行员工张怀江说:“我支行面临的问题就是对企业的相关信息掌握得不太全面。”关于这个问题,某银行客户经理部负责人和记者分享了该行的成功经验。“切实把好数据录入关,对机构提交的申请资料严格审核,确保在代码证发放第一道关口打牢数据质量基础。”此外,加大数据质量事后核查力度,建立数据比对机制,开展专项核查工作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工作。
据记者从人民银行了解,下一步,人民银行总行将组织分支机构和银行业金融机构继续大力推动机构信用代码的建设工作,在金融系统内部及全社会广泛应用机构信用代码,将机构信用代码建设成为覆盖全社会、与居民身份证相对应的机构的“经济身份证”。
人民银行今后将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促进机构信用代码的深入推广。首先是要把日常发放机构信用代码工作当作一项长期性、常态化的工作来抓。其次是推进代码系统优化升级,整合机构信用代码系统信息更新机制,进一步增强代码信息的技术更新手段和时效性。再其次是认真开展制度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对机构信用代码工作全流程进行进一步规范和明确;组织各发证单位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制定业务操作细则、工作规程和考核办法,充分实现各项工作和制度的有效落实,从制度上保障此项工作高效、有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