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3月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安徽省六安市:种田集约化 致富有奔头


  2月25日,安徽省六安市宝瑞达种植专业合作社董事长陈应陆早早来到农资仓库,指挥工作人员把一袋袋化肥装上车。4大车化肥装完后,老陈又马不停蹄带领车队向金安区翁墩乡夏岗村进发。

  夏岗村有宝瑞达合作社流转的2万多亩土地,去年在该村流转的5000亩承包地就盈利138万多元。据该村村民老钱介绍,他去年将6亩土地流转给合作社,共获得3600多元租金收入和1万元左右工钱,另外分红还分了1000块。老钱说:“收入增加不说,关键是我们种了一辈子地的人,看到了现代农业的希望!”

  陈应陆表示,农民信任合作社,合作社要把它经营好。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耕备耕得抓紧。据合作社总经理晁明琼介绍,去年合作社购置了100多万元的农业机械,建造了7000平方米的工厂化育秧大棚,做到从翻耕、播种、施肥、插秧、收割到烘干、归仓,全部都是机械化运作。今年合作社还要增加100多万元购买农机具。“正月初四,我就在跑农机市场,了解市场行情。正月里要把该备的东西都准备好,3月中下旬就要育秧了。”晁明琼说。

  合作社采用的是“三元化、股份制”的合作模式,流转地由村两委班子成员、农民、公司三者共同投资入股合作社。陈应陆说,这样就有效地把“三张皮”粘合在一起,把合作社的发展、效益以及责、权、利紧紧拧在一起,土地流转所在地的人员既就业、又管事、且受益。对于合作社的发展前途,老陈信心满满。他展望说,三年内使种植基地的经营产值突破5000万元以上;还要走农产品深加工之路,实行商品化运作,注册商标,创建品牌,拉长产业链条,大幅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利润率。老陈说,深入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就是要通过公司化管理、产业化运作和商品化经营,走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张大鹏)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