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3年2月26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物流业发展进入创新转型新阶段

□ 颜 桦 雾 柳

  日前,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中国物流学会会长、著名物流专家何黎明指出,去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我国物流业总体运行放缓趋稳,稳中有进,各方面工作取得了新成绩;今年,中国物流业面临稳中求进,开拓创新,转型发展的新任务。

  他指出,去年,我国物流业呈现出许多新变化和新特点。主要表现为:物流业总体运行放缓趋稳;物流市场需求细分化趋势明显;物流企业专业化服务能力得到提升;经营业态交叉融合正在加速;区域物流和国际物流整合开拓;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再创新高;物流信息化和技术水平稳步提升;物流标准化和教育培训等基础性工作成效显著;物流业政策环境进一步改善。   

  他说,据初步测算去年全年社会物流总额177万亿元,同比增长9.8%。物流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 6.8%,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5.3%。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约为18%。全年电子商务交易额达7万亿元,网购交易额超过1.2万亿元,分别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3.8%和5.8%。与电商网购配套的快递物流同比增长55%。随着居民消费水平和安全意识的提高,对食品、药品、快速消费品、农产品等物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冷链物流应用领域进一步拓展。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促进企业内部物流社会化。随后,国务院办公厅推出降低流通费用10项政策,突出强调降低物流成本。先后发布的《国内贸易发展“十二五”规划》和《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都对物流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2011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业内称为“物流国九条”。2012年,各有关部门为落实“物流国九条”做了大量工作;各地政府出台规划和配套政策,积极落实“物流国九条”也有新的进展。总之,去年我国物流业经受了严峻挑战和考验,实现了平稳适度增长,对国民经济发展和发展方式转变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落实“物流国九条”政策,切实减轻物流企业负担依然任重道远。 

  对于今年我国物流业发展前景,何黎明认为,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我国物流业发展进入新阶段,面临新机遇。一是要把握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战略机遇,在有效满足消费需求、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中发挥物流业更大作用。二是要把握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机遇,推动物流需求社会化和供应链一体化,带动制造业服务化。三是要把握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机遇,加强城市物流服务体系的改造和建设,促进城乡物流一体化发展。四是要把握创新驱动的战略机遇,鼓励企业加快技术创新、服务创新和模式创新,形成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的新动力。五是把握开放型经济的战略机遇,打造国际物流服务网络,为其他产业“走出去”提供物流保障。六是要把握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的战略机遇,推行绿色物流、循环物流、低碳物流,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何黎明指出,今后一个时期,国际经济形势依然严峻,国内经济出现阶段性特征。有研究机构指出,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率正逐步放缓,有可能从“持续高速增长阶段”进入“中速增长阶段”。初步预测,2013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和物流业增加值的增长幅度约为10%左右,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下降的难度依然较大。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稳增长、调结构、抓整合、促转型”的发展思路,以降低全社会物流总成本、提高物流运行效率为中心,进一步树立整合理念,促进结构调整,加大转型力度,提高服务水平和增长质量,全面推动我国物流业持续健康发展。

  何黎明强调,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应注意做好以下重点工作。

  一是坚定信心,主动转型发展。经济增速的调整对我国物流业带来重要影响。但是,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趋势没有变。我们要坚定信心,把握机遇,主动推进转型升级。引导企业从单一功能、比拼价格的传统物流服务商向系统集成、合作共赢的供应链管理服务商转型。引导行业从成本驱动、速度优先的粗放式发展方式向创新驱动、效益优先的集约化发展方式转变,提高物流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二是转变观念,推动整合发展。物流业的核心理念和强大生命力就在于整合,这也是新时期物流业转型升级的着眼点和突破口。三是加强管理,注重科学发展。随着新型工业化的推进和消费品市场繁荣,管理提升将为企业创造差异化竞争优势,也成为企业降本增效的重要手段。四是多业联动,促进融合发展。物流企业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打通产业链上下游,探索与制造业、流通业、金融业等多种产业的融合渗透,促进生产方式转变和流通方式转型,提升物流业对整个供应链的掌控能力。五是科技引领,加快创新发展。六是行业自律,坚持诚信发展。

  何黎明还指出,2009年出台的《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亟需制定行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形成新时期物流业发展的战略思考和顶层设计。我们要在新的一年里将继续反映企业政策诉求,进一步做好为政府服务工作,为引领行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