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3年2月22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真金白银惠“三农”
云南省农村信用社“一创两建”服务“三农”工作取得新突破
李云江 戴灿涛

  根据云南省政府、人行昆明中心支行金融服务“三农”“一个创新、两个建设”(即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农村支付环境建设)的要求,云南省农村信用社结合实际,积极行动,明确工作目标,突出工作重点,强化工作措施,认真落实金融惠农政策,为“三农”带来了真金白银,实现了“一创两建”金融服务“三农”工作新突破。

  创新农村金融产品

  服务水平有新突破

  云南省农信社认真总结多年业务实践经验,先后研发推广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支农金融服务新产品。

  第一,研发了集小额贷款功能、理财、储蓄、结算于一体的创新型银行卡产品——“金碧惠农卡”,截至目前,已累计发行223.6万张,授信额度270亿元,用信额度150亿元,惠及农户数达到67.6万户。

  第二,在全国农信系统及省内率先开办了农户林权抵押小额贷款和法人客户林权抵押贷款业务,有效助推全省林权制度改革。103家县级联社开办了林权抵押贷款业务,累计发放林权抵押贷款近3万笔、金额80亿元。

  第三,在云南省持续干旱背景下,在全国首创推出抗旱应急水源工程专项贷款业务品种,发放抗旱应急水源工程贷款46.8亿元,支持了173个水库项目和734条干支渠防渗工程建设,走出了一条信贷支持水利建设的新路。

  第四,先后开办了农户恢复重建住房贷款、震后特色村寨建设贷款、农户小额建房贷款和农房抵押贷款等业务,积极支持地震灾区恢复重建和新农村建设。发放恢复重建贷款2.5万笔,投入信贷资金8亿元支持灾区恢复重建工作;发放贷款35亿元,支持了10万余户农户改造和自建房屋。

  第五,与云南省就业局、工商联、工会、团委、妇联、个私协会、教育厅等7家承办机构密切协作,开办了“贷免扶补”创业小额贷款业务,累计发放创业小额贷款102.9亿元,扶持17.53万名创业者实现创业,带动了近52万人就业。

  第六,不断拓宽涉农代理业务种类。开办了代理财政直补资金兑付“惠农一折通”业务、代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代理发放计划生育补贴等业务。累计代理发放财政直补资金21类362亿元,代理发放新农保、新城保资金30余亿元。

  第七,加大人、财、物的投入,在全省推行了“服务创优”工程,促进了服务水平的大幅提升。仅2012年,农信社就有12个机构网点被云南省银行业协会评为“文明规范服务示范单位”。

  推进信用体系建设

  诚信环境有新突破

  在开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业务基础上,云南省农信社深入开展以信用户、信用村组、信用乡镇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一是按照“政府牵头、信用社主导、部门配合、农民参与、整体联动、完善制度、规范管理、提高质量、扎实推进”的工作原则,建立了多方协调合作的工作机制;二是加强信用宣传,积极营造“争当信用户、争创信用村镇”的良好氛围;三是加大工作力度,做好小额农户信用贷款客户基础工作;四是按照评选条件和考评程序,大力开展信用户、信用村组、信用镇乡评定工作。截至2012年末,云南全省农信社已建立农户信用档案716.6万户,评定信用农户数494万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76.2%和52.6%;核贷农户数达623.6万户,核贷金额888.7亿元;发证农户540.9万户,发放贷款527.6万户;共评定信用镇85个,信用村2979个,信用组14059个。

  推广惠农支付业务

  服务环境有新突破

  云南省农信社通过加大惠农支付业务、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信息化改造、卷烟配送等重点项目的推进力度,加大自助设备的布放等多项措施,着力改善广大农村地区的金融支付环境。

  一是持续加大惠农支付业务在全省金融服务缺失乡镇的普及力度,截至2012年末,共在全省15个州市的118个县(市、区)设立惠农支付点3956个,使广大边远地区农户足不出村就能享有基本金融服务;二是在省商务厅、财政厅的大力支持下,以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为载体,同步推进农村金融服务环境优化工作,为农家店及配送中心安装POS机、提供资金结算渠道;三是在多个州市开展了卷烟配送贷记卡代扣业务;四是持续加大自助服务环境的建设力度,全省农信社布放的POS机、自助取款机、存取款一体机和查询补登折机极大方便了广大持卡客户,促进了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环境的显著改善。

  通过开展“一创两建”工作,既促进了信用环境的改善、提高了农村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便利性,又稳固了农村信用社客户群体和业务市场、促进了农信社各项业务快速发展。截至2012年12月末,云南省农信社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达3958亿元和2315亿元,存贷款存量和增量稳居全省金融机构第一位;不良贷款实现“双降”,抗风险能力增强;社会贡献度大幅提高,2012年农信社上缴税金29.17亿元。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