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三农”经济的发展,银行业金融机构对“三农”贷款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末,农村贷款、农户贷款、农业贷款余额分别为14.54万亿元、3.62万亿元、2.73万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9.7%、15.9%、11.6%。
由金融助力,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九连增”,农民增收实现“九连快”,这项成绩来之不易。但我们还需清醒地看到,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业呈现高成本、高风险、资源环境紧约束、青壮劳动力紧缺的态势,农产品需求总量刚性增长、供求结构性矛盾突出,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问题日益严峻。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持续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的任务十分艰巨。
面对挑战,我们应当顺应时代变化,遵循发展规律,努力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村经营体系,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充分释放农村生产要素潜能,不断激发农业农村内在活力。随着国务院办公厅对“一号文件”有关政策措施分工通知的发布,“三农”领域正在酝酿和推开新的制度改革,涉农金融机构包括各类商业性金融机构、政策性金融机构和合作性金融机构都应加大对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信贷服务,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大胆尝试,不断引领“三农”金融服务改革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