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去年,中国的菜篮子——山东寿光的农产品药残过高,被媒体曝光,进而引发农产品滞销,给农民带来了巨大损失。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一直都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如何保障农产品的质量?2007年,山东省安丘市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建设,率先成立了全国首家专门负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政府协调机构,成为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2009年,安丘市供销合作社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追溯系统,实现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数字化”管理,其在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做法值得借鉴。
新闻视点:
在超市内设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查询机,对配送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检测等数据录入并上传后,自动生成与相关农产品条形码相匹配的唯一追溯码,消费者可以通过超市触摸屏查询机查询,也可以通过网络和电话,对农产品的生产基地、用肥用药、田间管理、监测报告等具体信息进行浏览。
为打造农产品质量安全品牌,保障人民安全放心消费,安丘市供销合作社从源头建立追溯制度和农资封闭运行机制,在超市设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查询系统,建立起了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追溯体系,使农户不再遭遇卖难,使消费者吃上放心蔬菜。
早在2007年,安丘市通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建设,率先成立了全国首家专门负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政府协调机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办公室(简称农安办),建立了单独就产品抓产品、就企业抓企业的产品保障模式,整合政府部门的人力、技术和执法管理资源,形成了全社会参与的合力,使安丘跃居山东省和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的首位。作为承担农产品流通重任的部门,2009年,安丘市社开始探索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追溯系统。
建立农资封闭运行机制
推行“双追溯”制度
为从源头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安丘市社建立了县有龙头公司、配送中心,镇、街道有镇级配送中心、农资超市,村有直供连锁店的覆盖全市60%行政村的农资封闭运营体系,实行从农资配送中心到基地的封闭运行。对所有进入供销合作社网络的农资统一加贴连锁防伪标志,并建立电子档案,实施公司追溯厂家、农户追溯供销农资公司的“双追溯”系统。农资产品都从安丘市“农安办”电子交易市场核准购进,由配送中心配送到农资直营店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使全市55万亩农产品基地从源头上保证了农资商品质量。该社还投资240万元,建立了2100平方米肥料检测中心、土壤检测中心、农化服务中心和农药储备库,配备了24人的专业技术服务队,常年聘请一名山东农业大学教授作为技术顾问,深入田间地头举办技术讲座,向农民提供技术指导服务,为标准化生产基地提供测土配方施肥1.8万亩。
建立产品质量追溯制度
终端设立信息查询系统
在生产上,安丘市社领办的合作社和农产品生产基地,根据不同农产品种植种类制定了严格的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和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建立了17家庄稼医院和4家网上视频医院,配备了54名庄稼医生,配置了土壤养分检测、化验等仪器,对生产过程建立生产档案,对化学投入品的使用进行全程监督管理指导,使农产品质量切实达到无公害要求。安丘市社还投资12万元,注册了12个有机蔬菜品牌,以及“城顶山”大樱桃、“田旋花”蔬菜、“桑海”木耳等6个农产品商标,打造了供销合作社的优质农产品品牌。
在消费端,农产品销售终端设立了质量安全信息查询系统,对农产品实行数字化管理。安丘市社农产品基地的产品在全市25家家乐园连锁超市配送销售。为让消费者明白消费、放心消费,该社首先在官庄、石埠子、柘山、大盛、白芬子等5处超市试点,在超市内设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查询机,对配送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检测等数据录入并上传后,自动生成与相关农产品条形码相匹配的唯一追溯码,消费者可以通过超市触摸屏查询机查询,也可以通过网络和电话,对农产品的生产基地、用肥用药、田间管理、监测报告等具体信息进行浏览,实现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数字化管理,让消费者“知根溯源”和对问题产品的全程可追溯。
截至目前,安丘市社组织成立了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28个,按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要求,建立了蔬菜、果品等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5481亩,带动标准化生产基地50000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