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2月1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恒河问茶

□ 蔻 丹

  美丽的印度恒河。

  恒河是南亚次大陆上一条主要的河流,不仅灌溉了大片的土地,也是印度、尼泊尔人民精神的家园,它和流域的人们生死相依。去印度、尼泊尔,迫切地想看看恒河。因为几年前,有朋友送我一小瓶恒河的沙子,他说“恒河沙数”,意思是我们就像恒河边的沙子那么多又那么平凡。我曾说茶人就是一片茶叶普通又终生奉献。所以我到了恒河边就迫不及待地寻找茶的踪迹,想把这两者联系起来。恒河的沙子和茶叶都是多得数不清的,也都关系到人的生活与精神。

  恒河边十来个焚尸台冒着浓烟。木块上架着裹着白布的遗体,等到烧得差不多了就把骨灰和木块一起推到河中随水漂去。送葬的人没有哭泣,没有丧乐,只在遗体上撒些花瓣。更有些人抢着用手去抓起黑的或白的骨灰抹在额前或胸口上,希望死者实现解脱人生的苦难和早日轮回再生的愿望……在这种场合下,当地人和旅游者还会在一旁喝茶吗?

  我沿着河岸向上游走去,那里有许多沿山崖挖出的大大小小的山洞。这是一些修行者和苦行僧的居室。望进去,除了简单的一些被单铺在地上,其余一无所有。说来也巧,正在我想去更高一点的山洞走时,一位包着头巾、祼着上身的英俊青年人,手中拿着紫铜的茶具出现在我眼前。我说:“Tea?” 他点点头微笑着露出洁白的牙齿也说 “Tea”。当我的同伴继续和他对话时,我抓拍了他的照片。原来他的山洞里有客人,他到河边去洗茶、打水。他的山洞门口装饰着许多鲜花,大概他是位富有的人。他似乎想要我们也去喝茶,但是看那发暗的水怎能泡茶呢?再说我们要赶车也没时间。我们在餐馆就餐时,待者往往手上提着两把铜壶穿梭在餐桌之间,询问着“Tea or coffee?”我们要了茶,他倒出一大杯红茶,只是口感实在太淡又缺乏香味,没有中国的红茶好喝。

  恒河边上也有不少庙宇,只是他们的庙不像中国那样,没有天王殿、罗汉堂和大雄宝殿之类的那般恢弘,连一尊偶像也没有,有的只是一大块石头,人们不烧香点蜡,只撒点花瓣。不过他们最崇拜的倒是常常映入眼帘的石磨,特别在提着水桶等待取自来水的地方,往往就有它。只是它不像中国的石磨是上下两扇,不能转动也没有投放像磨细豆麦那样的洞,但却有让磨细东西流出的一个槽口。对比一下我在台湾拍的磨盘,那是可以实用的。我后来去了柬埔寨,那里也有和印度、印泊尔一样的石磨,还在平坦的溪流水下石板上,雕刻出方形的磨,当中都有一个乳头形的突起圆柱,一个地方会出现几十个摆成一片。

  原来这是这里的人们崇拜的生殖图腾,它代表着阴阳的交合,目的是期望人类的繁衍:一个阳物插在代表阴性的一个或双重的子宫中,还附有产道,更说明这石磨是在磨动着人的生生灭灭,周而复始。从哲学上说,人的生来死去都是一个与自然、社会、生存条件、人际关系等等磨合的过程。磨砺也是人的成长、提高、积累、发展的过程。以它比喻人生,石磨就有了一种深遂的哲理。

  中国唐代,用小石磨或碾床来磨细茶饼,宜兴陶艺工人用石磨来磨紫砂矿泥做紫砂壶。20世纪后半叶,电动机械让石磨退出了历史舞台,徐秀棠大师把磨收集起来垒成了照壁颇为壮观,利用中间的方孔与四面文字组成了“唯吾知足”四字,也是茶人的心态写照。

  看似互不连贯的东西实则有着内在的关系。中国的茶传到印度,中国和印度让不产茶的尼泊尔有了茶的生活。越南和柬埔寨年纪大的人喝茶,年轻的就喝咖啡,而坐在门口小桌前闲适地喝茶的又一定是华侨。茶在东方人的生活中就像恒河水流入血脉,又似石磨碾转着民族的繁衍发展。

  任世界风云变幻,有水有茶,生命就永不停息。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