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5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一年一新象 一岁一好景
数字变革中的发展与崛起
——河南省供销合作社五年创新发展纪实
□ 本报记者 米雅娜 贾丽君

  图为河南省供销合作社依托河南茶叶公司建设的郑州春来茶城。
  图为河南省供销物流公司的配送车及物流分拣中心。
  图为河南省社直属企业农商新天地和郑州棉花交易中心。

  连续5年荣获全国供销合作社综合业绩考核省级单位特等奖,全省供销社系统购销总额由2007年的540.9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4657.77亿元,利润总额由2007年的2.23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17.04亿元。在这5年的时间里,河南省供销合作社以飞速发展的势头跻身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的前列,为新时期供销合作社的发展开拓了一条全新的道路。河南省社的创新发展完成了一次华丽的蜕变,为各地供销合作社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在今年年初的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第五届理事会第六届全体会议上,河南省供销合作社荣获了全国供销合作社综合业绩考核省级优胜单位特等奖,这是河南省社连续5年获此殊荣。5年前,没有人能想象到河南省社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也没有人能想象到一个基层十分薄弱的供销合作社通过仅仅5年的发展彻底旧貌换新颜,成为服务河南省“三农”发展及统筹城乡发展的主力军,这一切都源于新一届领导班子在发展思路上的转变,通过走大力发展社有龙头企业、强化项目建设的道路,实现了自身的跨越式发展,使这艘中原流通航母昂扬启程。

  2007年,河南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销售总收入540.9亿元,利润2.23亿元,经济实力与山东、江苏、浙江等发达省份的供销合作社相比存在巨大的差距。面对整个系统所呈现出的发展活力不足、经济实力不强、服务能力不够的局面,河南省供销合作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焦锦淼带领新一届领导班子经过不断的考察与研究,决定从推进项目建设、广泛开展联合合作来寻找发展的突破口,通过壮大自身的发展,来发挥供销合作社在服务农业生产及统筹城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008年,河南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共争取到财政部、全国供销总社“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工程”项目30个,获得发展资金2700多万元,成为了全国争取项目最多、资金量最大的省份。此外,全系统还争取到各级各类项目200多个,并依托项目引进发展资金15亿元,为全省供销合作社的创新发展奠定了基础。在获取发展资金的基础上,省社充分利用自身的网络、设施、人才等,加强与各类经济形式和资本的联合合作,呈现出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联合合作、开放办社的新格局。其中,省社与中国供销集团出资企业中农集团、新合作集团进行战略合作,首批引进扩股资金2300多万元,对豫农集团、新合作公司增资扩股;与新加坡益海投资有限公司合作,共同出资3000万元,成立河南省益合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展农资、粮油加工、农产品物流等业务经营。这一年,省社还采取资本运作的方式,收购了河南豫荷公司位于郑州新郑国际机场附近的1998亩土地,用于发展现代农业物流、种植养殖、观光农业、职教园区等,收回了豫棉集团被拖欠多年的1亿多元棉花欠款,为社有企业的扩张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在省社的积极引导下,河南省各级供销合作社在联合合作上也迈出了重要步伐。其中,周口市供销合作社与北京金色谷集团、武汉中百集团联合投资1亿元,建设大型物流配送中心,带动了当地流通网络的快速发展。

  在一系列项目的带动下,2008年全系统社有企业实现销售收入650亿元,盈利8亿元。省社直属企业实现销售收入50亿元,盈利1.3亿元,经济运行质量显著提高。同时,省社注册成立了河南丰合集团,探索对优势资产进行整合,初步搭建起了本级企业集团化发展的框架。

  启程

  2009年,全系统完成购销总额1878亿元,同比增长41.2%;实现利税13.8亿元,同比增长48.87%;省社直属企业完成销售收入136亿元,比上一年增长1.4倍;实现盈利1.6亿元,同比增长23%。

  时间进入2009年,面对当年有所好转的发展形势,河南省供销合作社党组围绕“坚持科学发展、推进二次创业、建设美好家园”的发展主题,提出了“构筑‘铺天盖地’的流通服务网络,打造‘顶天立地’的社有企业,发展‘连天接地’的合作经济组织,推进河南供销合作事业再上新台阶”的总体发展思路。在这一思路的指导下,河南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在直属企业中开展实施了“百亿千万工程”(即2009年实现销售额100亿元,上缴利润1000万元),以此来推动全系统社有企业做大做强。同时,省社还相继出台了《关于服务企业加快发展的意见》和《出资企业经营者薪酬及奖惩管理暂行办法》,来促进社有企业的健康发展。此外,河南省社以社有企业河南省丰合集团实业有限公司为龙头,对全系统的社有企业进行资产及业务的重组整合来发挥社有企业的整体优势,打造了一批有影响、有实力的综合性企业集团,如南阳惠农达、焦作鹏宇等。在巩固发展农资、棉花、日用消费品等传统业务的同时,各地供销合作社还积极拓展新的经营领域,开展种子、农机、成品油、医药、房地产、彩票等经营业务,活跃了农村流通,提高了经济效益。

  这一年,省丰合集团投资1.6亿元兴建的农副产品交易中心开始建设,并被列为省政府重点建设工程项目。郑州贸易中心栈投资8亿元建设的省农产品信息服务中心项目完成了各项报批手续。省豫农集团按经济区域建立农资配送中心32个,实现连锁经营收入20多亿元。省新合作公司采取小超市大连锁等方式,在全省30多个县发展直营店17家、加盟店2800多家,成为带动系统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的龙头。省丰合集团也实现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达到136亿元,盈利1.6亿元。

  一批羽翼渐丰的企业为河南省供销合作社带来全新的发展气象。2009年,河南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完成购销总额1878亿元,同比增长41.2%;实现利税13.80亿元,同比增长48.87%,省社直属企业完成销售收入136亿元,比上年增长1.4倍;实现盈利1.6亿元,同比增长23%。这一年,河南省社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为农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供销合作社在党委、政府和社会上的地位和形象进一步提升。

  加速

  2010年,河南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完成购销总额2378亿元,同比增长26.67%;实现利税17.93亿元,同比增长29.93%。省社直属企业完成销售收入185亿元,同比增长56%;实现盈利2亿元,同比增长25%。

  2010年,河南省供销合作社连续3年荣获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综合绩效考核省级单位特等奖。由于成绩显著,河南省委省政府对供销合作社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这一年,河南省供销合作社以省丰合集团为平台,按照体制创新、系统整合、增强活力、扩大规模的要求,加速和深化社有企业改革,对省社直属企业实行集团化、市场化管理和运营,对入股省丰合集团的市县级供销合作社企业按照资产连接、统分结合的办法,推进系统企业实现资产集中、资本集聚、资金集成、资源集约。到2010年底,已有14家省社直属企业、7个市级供销合作社和7个县级供销合作社进入省丰合集团成为出资人,带动省丰合集团发展壮大。这一年,省丰合集团累计实现商品销售总额320亿元,实现利润3亿多元。丰合集团吸纳市县供销合作社和社会企业加盟的做法,在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开创了先例,为系统上下级之间的联合作出了积极探索。

  在河南省社的创新发展下,截至2010年,全系统年销售收入在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达到了100多家,利润在300万元以上的企业达到了20多家。全系统涌现出了一批以集团化、多元化、国际化为特征的现代化企业,全新的商业模式和赢利模式基本形成,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架构、运营机制和资源配置体系逐步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也全面建立,县级以上的社有企业全部完成产权制度改革,社有资产进一步向优势领域和骨干企业集中,主体明晰、产权多元、科学合理的股权结构基本形成。同时,还建立起了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之间的权责进一步规范,形成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工作机制。在此基础上,全系统社有企业的规模与实力大幅提升,省市县三级供销合作社集团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系统的纵向联合重组深入推进,培育壮大一批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大型企业集团,面向市场的资本运作水平显著提高,能够综合运用股票、债券、产业基金等多种投融资工具推进企业扩张。

  社有企业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全系统经济的提升。2010年,河南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完成购销总额2378亿元,同比增长26.67%;实现利税17.93亿元,同比增长29.93%。省社直属企业完成销售收入185亿元,同比增长56%;实现盈利2亿元,同比增长25%。全系统继续保持了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初步形成了内外贸结合、科工贸结合、商品经营与资产经营相结合跨行业、跨领域的发展格局。

  冲刺

  2011年,河南省供销合作社全系统购销总额首次突破3000亿元,达到3345亿元。全系统资产总额达到了500亿元,所有者权益220亿元。截至2011年,全系统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近100家,利润500万元以上的企业30多家。其中,省社直属企业完成销售收入198亿元。

  经过几年的积淀,河南省供销合作社步入了发展的良性状态,被河南省委有关领导评价为“规模大、触角深、功能全、体制活、远景美”。2011年,河南省供销合作社以打造全新供销合作社、服务中原经济区为目标,开拓创新,求实求效,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全系统综合实力、服务水平和发展活力明显增强,实现了“十二五”发展的良好开局。

  这一年,供销合作社发展的外部环境继续优化。河南省委把“深化供销社改革”和“完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写进了省第九次党代会报告,省政府也把“加快县级供销社体制改革”作为政府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同时,省政府办公厅还出台了《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鹤壁市政府也出台了支持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意见。各级政府都把“新网工程”建设列入政府为群众要办的要事实事,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

  借着供销合作社的社会地位、品牌形象大幅度提升的好时机,河南省供销合作社系统通过深化企业改革、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开展评选表彰等,继续营造加快企业发展的浓厚氛围。这一年,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发展方向,河南省社建立了500个左右的项目库,全系统争取各级政府加快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商品流通的项目100多个,扶持资金4.5亿多元。其中,争取国家“新网工程”和农业综合开发新型合作示范项目40个,获得中央财政资金5220万元,“新网工程”省级配套资金也由过去的1:0.5增加到1:1。各级供销合作社围绕网络建设、项目开发、资产经营,大力开展招商引资上项目活动。一年来,全系统招商引资超过了30多亿元,一大批项目在全系统落地生根。省社的重点项目稳步推进。漯河市、信阳市成功争取了全国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市级项目,遂平县供销合作社成功引进韩国客商在该县产业集聚区建立了韩商工业园,新乡新合国际广场、洛阳牡丹花卉市场、周口再生资源示范园区、南阳欣华装饰大厦、安阳供销物流园区等一批市级重点项目在积极建设中。

  2011年,省丰合集团吸纳了7个省辖市、11个县级社企业和9家社会法人企业加盟,集团规模得到快速膨胀。商丘、三门峡、尉氏等地供销合作社围绕资产做文章,创新管理模式,强化资产监管,提高了资产经营水平。省社还着力坚持开门办社的发展思路,河南盛合实业、国宏建设投资等一批社会企业加盟入社,引领社会企业发展,进一步壮大了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实力。

  2011年,河南省供销合作社全系统购销总额首次突破3000亿元,达到3345亿元。全系统资产总额达到了500亿元,所有者权益220亿元。截至2011年,全系统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近100家,利润500万元以上的企业30多家。其中,省社直属企业完成销售收入198亿元。2011年,全系统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快速步入了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轨道。

  腾飞

  2012年,河南省供销合作事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全省供销社系统完成购销总额4657.77亿元,同比增长39.25%,上缴国家各种税费18.3亿元,同比增长36.34%。全系统2012年购销、利税总额分别是2007年的4.5倍、5.63倍。

  2012年,由河南省供销合作社直属企业河南茶叶公司打造的郑州春来茶城正式开业,该建设项目总投资达5亿元,规划占地90亩,营业面积10.3万平方米。目前,该项目一期工程已经完成,待二期项目建成后,郑州春来茶城将成为全国最大的室内茶叶综合批发交易市场。郑州春来茶城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说,“我们要充分利用郑州处于南北交界的区位优势,打造‘南茶北销’中原集散地,做到货源不愁、销路不愁。同时我们要改变河南茶叶有市场没文化的现象,改变茶叶以批发市场为主要交易形式的低端形象,做出茶叶的品味与清韵。”。

  在春来茶城项目建设的同时,由河南省供销合作社直属企业豫农农资集团投资18亿元打造的农商新天地农资农产品交易市场项目一期也正式开业了。该项目建设用地1100亩,建筑面积20多万平方米,主要包括农资交易区、农产品交易区、粮油交易区、种子交易区、农产品期货交易和电子商务。豫农农资集团负责人对记者说,“借着这个农商交易的航母,豫农集团将整合全省的农资销售渠道和农产品销售网络,我们将在全省建立18个标准化生产基地,给当地农民做示范,并指导农民标准化种植,生产出的有机产品将通过省社豫农农产品公司的销售网络向全国各地流通。这既能带动农民科学种地、合理用费,保障土地质量和粮食安全,也能为市民提供健康安全的农产品,是供销合作社系统整合资源促进农产品大流通的一项重要举措。”

  同样在这一年,河南供销物流有限公司以郑州为腹地,借助郑州供销超市的网点和供销物流园,在全省近100个县建立了配送中心,覆盖全省范围的日用消费品流通网络趋于完善。公司负责人介绍说:“河南供销物流公司将通过整合河南市场小、散的物流公司,以中原经济区建设为契机,逐步走出中原,成为全国性的物流公司,2015年我们将实现这样的目标。”

  此外,河南省供销合作社系统还有5个大项目在同步进行:一是河南省丰合集团现代物流网络建设项目,该项目总投资12.2亿元,其中投资10亿元整合全省供销合作社石油经营设施,建设河南农业石油保障体系,投资2亿元建设供销连锁超市200个,投资2000万元建设农产品产销对接信息平台。二是郑州棉花交易市场物流配送中心建设项目。该项目总投资5.7亿元,项目对豫棉物流公司原有仓储物流设施进行改造升级,在郑州南曹乡省豫棉物流公司附近征地700亩,建设2000亩现代仓储配套服务设施。三是河南中联静脉产业园建设项目。该项目在新密规划用地280亩,总投资3.2亿元,建成后将以郑州为中心,面向全省开展报废汽车、废旧农机家电等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业务,推进全省循环经济发展。四是河南物流职业学院新校区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4.9亿元,工程分两期实施,一期工程近期将开工建设,预计2年时间全部建成。五是河南省农产品信息服务中心项目,该项目总投资20.7亿元,综合开发郑州贸易中心栈的80多亩土地,主要以展示展销中心和星级酒店为主。

  在大项目的带动下,2012年,河南省供销合作事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全省供销社系统完成购销总额4657.77亿元,同比增长39.25%,上缴国家各种税费18.3亿元,同比增长36.34%。全系统2012年购销、利税总额分别是2007年的4.5倍、5.63倍。

  五年大刀阔斧的改革与创新,河南省供销合作社这艘流通航母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大浪潮中,正平稳前行。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