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3年2月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购物中心已步入调整高峰期

□ 李子晨

  近几年,购物中心在我国的发展热度不减。在经济下行时期,购物中心的开店率仍保持上行态势,商业地产对购物中心的投资成本持续上扬。

  据统计,截至2011年年底,我国有276家新增购物中心,使全国开业购物中心总量达到2812家,累计商业建筑面积达1.77亿平方米。预计我国购物中心仍将以每年300家的速度增长,到2015年,我国购物中心总量将达4000家。

  自2009年起,购物中心开始在三线城市快速蔓延,至今部分三线城市出现了购物中心建设过热的现象。根据购物中心产业资讯中心报告,截至2011年年底,三线城市购物中心累计开业量达544家。

  资深商业地产经理人熊杰表示,与一二线城市相比,我国三四线城市数量庞大,但商业发展水平较低,商业模式仍以传统商业为主,很多商业街为历史沿革自发形成,缺少城市人文或系统科学的规划,商业形态比较初级、原始,业种杂乱零散,商业以传统超市、百货为主。

  针对一二线城市购物中心的发展现状,我国购物中心已步入调整高峰期,特别是一二线城市购物中心的增长动力将从开发进入注重商业运营和零售渠道功能的时期。

  购物中心的开发者和运营者正在商业定位、业态组合、经营和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调整,以适应购物中心的发展规律和消费需求的变化。“随着行业竞争加剧与零售管理能力的增强,越来越多的购物中心进一步明确了定位,并基于差异化定位和目标消费群体进行品牌调整。在调整过程中,购物中心需考虑地理位置和消费者需求,而规划建设也要有前瞻性。整体而言,消费者越来越重视购物体验,观影、吃饭、KTV等已成为消费者的日常消费项目,这将加大餐饮及娱乐在购物中心的业态比重。”德勤中国全国房地产行业主管合伙人何锦荣说。

  此外,由于购物中心体量大、购物环境好、具有“大百货”的特点,其有较强的集客能力,进驻商户也有依托购物中心进行连锁品牌拓展的强烈愿望。因此,购物中心汇聚商户进驻,也给其经营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