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3年1月2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效益是企业的根本
——访“内联升”领军人程来祥
□ 李娇龙

  “内联升”领军人程来祥。

  过去老北京人有句口头禅:头顶马聚源,脚踩内联升,身穿八大祥,腰缠四大恒。这里说的“脚踩内联升”,是说能穿上内联升做的鞋,是对身份的一种炫耀。老字号历经风云变迁风采依旧,新时代的内联升依托百年老店的文化底蕴,以中高档消费群体为主,将传统手工艺的产品特色与先进科学的现代化管理相结合,驰名品牌更加深入人心,经营效益年年攀升。内联升的成功是传统商业的成功范例,这与领军人程来祥的智慧是分不开的。在文创产业升级的转型阶段,我们再次采访了程来祥。

  以产品的提升和创新为重点

  内联升以制作朝靴起家,鞋底厚达32层。特色产品“千层底”鞋底每平方寸用麻绳纳81-100针,针码分布均匀。产品全部手工制作。2008年,内联升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年,内联升为“第29界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提供奥运赛事颁奖礼仪用鞋;2011年,内联升成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内联升”这三个字既是个字号,同时又是一个品牌。早年,内联升对来店做鞋的文武官员的靴鞋尺寸、式样等都逐一登记在册,如再次买鞋,只要派人告知,便可根据资料按要求迅速做好送去。同时,也为下级官员晋见朝官送礼提供了方便。一本详录京城王公贵族制鞋尺寸、爱好式样的《履中备载》由此而生。《履中备载》是中国最早的“客户关系管理档案”,已被编入北大光华管理学院MBA课程案例库。今天的《履中备载》也早已插上高科技的翅膀,形成现代化信息化的数据库。靠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赢得消费者的广泛认可,这些年内联升基本每年跨过一个1000万元的台阶,年销售额近亿元。但是程来祥董事长说:“近年,内联升想再如前一样大幅度跨越,也是有难度的,增幅下降是内联升正在思考和应对的一个课题。”现今的内联升并没有在全国扩大加盟商和连锁店,覆盖全国的多数是经销商,未来十年内联升所关注的重点是广阔的国内市场,“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是下一步的重点方向。程来祥说:“我们下一步将以产品的提升和创新为重点来推动企业发展,这是一个艰难渐进的过程,我们设定的目标不是很高,今年比去年增长10%就可以。在没有很好的办法突破瓶颈的现实下,需要稳步增长。”

  精确分析精选方向

  企业在做到一定规模之后,若没有新的利润增长点,想获得大幅度的利润提升是不太可能的,瓶颈大概是每个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会面临的问题。如何应对这一问题,程来祥董事长以老舍茶馆为例告诉记者:“在品牌宣传和社会知名度的打造上面,老舍茶馆做得很好,很值得我们学习,并没有做什么硬广告,而是靠活动、传播和口碑来营销,已经被大家认可为‘北京名片’,这为未来创造了很好的条件。下一步应该细分市场,通过近几年的数据细致分析餐、茶、戏、礼这几年在茶馆所占的比重和盈利的份额,再考虑未来几年的市场大气候,通过细分、细选来定度今后的重点发展方向。”

  从市场现状来看,以茶为中心可以发展的方向有很多种,如茶餐、茶礼、茶馆附加文化。近些年,许多茶馆从经营茶为主向经营茶餐为主转换,有了很大的利润增长空间。对这一现象,程来祥董事长认为:“我不太了解茶餐,不过从前些年的餐馆药膳来看,经营并不如想象的那么理想。人们对餐馆的选择多数还是更注重特色、口味或者价格实惠,对药膳并没有形成消费时尚和风气。过去,我们也做过中药布鞋,市场上也有很多磁疗等物理保健产品,一直没有做起来。因为见效慢、消费者感觉平淡,所以很难形成市场消费潮流。同样,我觉得茶餐未必是一个前途光明的发展方向。”

  在程来祥董事长的分析下,茶馆礼品一向是以经营茶为主体的老店有优势,老舍茶馆是否有竞争优势是需要认真考虑的。茶馆消费群体偏向老龄化是行业共同面临的问题,茶馆作为一个交流场所,以茶馆带商务会馆的经营方式比较多。全国和北京有演出的茶馆都不多,茶馆演出成本高、复制难度大,作为连锁扩大规模也难以标准化,并且受地域文化的限制,所以关于通过茶馆演出这种方式扩张经营内容也是需要慎重选择的。张一元、吴裕泰都是以花茶为主打产品,“菜百黄金”因保真和售后为特色成为品牌优胜力,老舍茶馆探索了好多年,应该让数据说话,根据数据分析找准主打方向。了解自己的长项、短板和市场情况,对瓶颈期的企业尤其重要。

  人才与发展相辅相成

  我们都知道人才是企业发展的主要力量,程来祥董事长说:“人才和企业发展是相辅相成、互相制约的,没有人才就无法实现创新和发展,而没有效益又无法吸引和留住人才。”内联升的员工有一半是年轻人,还有归国人才和老艺人专家,人才几乎没有流失现象,这是怎么回事呢?据介绍,2001年内联升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时,200多名员工全体持股,员工可持股分红使主人翁意识和归属感非常强,退休老员工一般让出50%股份,高管让出80%股份,企业再将这部分股份转给新员工,新员工也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一位刚刚进入企业不到4年的员工,年收入加分红能接近10万元,在同类行业中遥遥领先。企业效益让员工切实获益,人才与发展才可以良性互动、不断推进。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