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6.2%,其中出口增长7.9%,没能保住原先预计的10%的目标。2012年外贸形势的复杂程度,确实超过了不少人的预计。压力催生动力,新的一年来到,各地纷纷总结经验,审时度势,重新定位对外贸易发展方向。
广东:推进转型升级不动摇
2012年,广东全年进出口总额达9838.2亿美元,增长7.7%,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和沿海主要省市,超额完成7.5%的预期目标,稳增长调结构成效显著。
努力
2012年广东省外经贸在极其困难的形势下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相关部门做了很多的尝试与努力。
加大市场开拓力度,积极扩大进口。一是制定并实施好省领导带队拓市场计划。发挥高层出访影响力,选取市场潜力较大的地区,精心组织推介优势企业、优势品牌和优势产品,提升知名度。二是办好系列市场开拓活动。三是组织企业参加广交会、高交会等境内知名国际展会。四是扩大电子商务应用开拓市场。
谋划
积极培育外经贸发展新优势。围绕提高外经贸发展质量效益的中心,多渠道、多形式培育外贸新增长点,加快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和基本要素的出口竞争新优势。一方面要抓紧培育国际知名品牌,另一方面要抓好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工作,培育优势产品出口集群。还要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培育外贸新增长点。
构建良好的营商环境。主要在加强外经贸法制服务、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健全外经贸联动协调工作机制、加强公平贸易环境建设方面下功夫。与此同时,继续加快推进口岸建设与开放,提高通关便利化水平。
福建:大口岸 大物流 大外贸
2012年,福建省外经贸进出口1559.3亿元,比增8.6%,高于全国2.4个百分点。今年福建省外经贸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外贸出口增长5%,实际利用外资直接投资同比增长5%。
创新
2012年,通过积极的招商工作,福建引进了亚马逊、三菱电机、普洛斯物流、瑞士雀巢等世界500强跨国公司投资项目8个,总投资5.95亿美元,欧盟等发达经济体实际到资比增6.1倍。还研究提出58条闽台、粤港澳合作先行先试“双延伸”政策,其中,25条已获相关国家部委支持,并在旅游政策方面率先突破;福州、厦门和泉州成功入选全国落实CEPA示范城市。福州港江阴港区国家汽车整车进出口口岸获批并通过国家验收,首批30辆整车顺利进口。福州、平潭列入“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备选城市。龙岩、宁德东侨等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漳州、泉州台商投资区设立和福州台商投资区扩区获批,开发区引资功能进一步增强。福建省被国家列入澳门家政服务试工点。
探索
2013年,福建省外贸工作要做好“大”的文章,在推动量的扩大的同时,实现质的提升,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其中,利用外资要着力扩规模、招大商、建体系,集中力量引进一批世界500强和全球行业龙头企业、台湾百大企业、大型侨港澳企业项目,实现利用外资规模和质量双提高;对外贸易要着力强企业、优口岸、拓市场,同时要积极引导外贸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努力形成“大口岸、大物流、大外贸”的发展新格局。
贵州:“八项行动”助推发展
2012年贵州省外贸进出口再创历史新高,总值达66.32亿美元,同比增长35.7%,高于全国平均增速29.5个百分点。其中,出口49.52亿美元、同比增长65.9%;进口16.8亿美元、同比下降11.7%。
支持
2012年贵州省商务厅开展多个行动计划,涵盖开发区建设、招商引资、外经贸等多个领域,多方面助推贵州省经济起飞。
走出去:商务厅强化对央企招商,开展香港活动周、酒博会等活动,以“新贵州”形象大力招商;迎进来:简化办事程序,提高项目行政审批效率和水平,通过下放审批权限,设立项目代办中心,启动网上集中审批平台等多项具体改革措施,使客商进得来,住得下,赚得多。
促进
为继续推动贵州省经济起飞,省商务厅将在今年开展八项行动计划:开发区培育行动计划,继续实施“1051”工程;招商引资倍增行动计划,力争实际利用外资20亿美元;外经贸跨越行动计划,力争进出口和服务贸易突破100亿美元;开放平台与载体建设行动计划,打造2-3个知名展会和开放展示平台等;流通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启动“百千市场工程”;消费升级促进行动计划,围绕城镇化培育消费增长点;深化合作行动计划以及自身素质提高行动计划。
湖北:发掘可持续出口产品
2012年湖北省外贸进出口总值319.6亿美元,比上年下降4.8%。其中出口194亿美元,进口125.6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0.6%和10.6%。全省进出口总值、出口值、进口值均仅次于上年,居历史第二位。钢材、农产品出口走弱,同比均有下降,但是机电、高新技术产品及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上行。
总结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叶青分析,“湖北有五大难,出口就是其中之一,在所有跨越性的增长因素中,湖北缺了外贸这驾马车。”叶青认为,河南外贸的快速增长,受益于苹果产品的全球风靡,“郑州有三个工厂加班加点生产,空运到全球,还是供不应求。合肥也有稳定的汽车产品出口,而在钢材和农产品等传统出口产品走弱的情况下,湖北省还没有一个新的可以持续出口的产品。”
统计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去年,湖北省出口钢材11.7亿美元,下降11.8%;出口农产品11.5亿美元,下降19.6%。而出口机电产品99.1亿美元,增长4.8%;出口高新技术产品47.1亿美元,增长12.4%。
期待
“湖北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在增长,但不是很强,还没有华为、中兴这样的企业。”叶青说,由于传统的钢材、船舶、粮食等出口大多走水运或火车,进出口周期较长,“一走就是二三十天,我们还是把希望寄托在富士康照相机身上。”
山东:重塑竞争新优势
2012年,山东外贸增速为4.1%,较之2011年24.8%的同比增长,回落了20.7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增速亦明显放缓。
挑战
如今,外需不振、成本上升、贸易摩擦成为压在外贸企业头上的“三座大山”,这在成本高的东部沿海省份表现更为突出:订单放缓、订单转移、订单利减。
山东省商务厅厅长吕在模亦坦承,“山东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比低于全国10多个百分点,国际竞争力不强,‘转调创’任务艰巨;纺织、轻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面临外需低迷和成本上升的双重挤压。”这使得山东对外贸易发展面临复杂性和严峻性。
开拓
今年,山东将加快出口品牌和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建设,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加大产业“转调创”力度,提高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带动出口向以技术、质量、服务为核心竞争力转化。
山东社科院国际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顾春太认为,“面对全球国际分工格局的调整,山东外贸亟待重新定位,重塑竞争新优势。”他表示,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诸多跨国公司不再坚持长期推崇的一体化发展战略,转而将产品的生产与供应系统向国外延伸。受此影响,不以市场消费者为主要供应对象而是融入跨国公司生产链条、为大型公司提供生产模块的垂直贸易正在兴起。“但目前山东省出口以整品出口为主,对市场经济发展的新趋势缺少积极的呼应。这就需要企业转变观念,着力研究自身主导或者具有重要影响的制造业国际生产网络的实现路径,力争在垂直贸易发展中获取更大的份额和更加有利的位置。”
云南:重点发展农产品出口
2012年,云南实现进出口210亿美元,同比增长31%,增幅列全国第5位,较全国高24.8个百分点。继2010年首次突破100亿美元大关后,云南外贸迈上第二个百亿美元台阶,进出口双双突破百亿美元。
突破
2012年,云南大手笔“转方式、调结构”。依靠创新和大力推进科技兴贸战略,推动外贸产品结构调整优化,促进高新技术、机电产品和优势农产品出口;鼓励经济建设所需的能源、原材料的进口;积极引导有色金属、磷化工企业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2012年农产品出口额达20.4亿美元,坐上云南出口产品头把交椅,位居中国西部第一。
规划
未来五年,云南将重点建设500万亩特色农产品外销出口备案基地,500个畜产品外销出口规模化养殖场,60个水产品外销出口示范基地,加快构建面向东南亚、南亚和转口国内的云南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与周边国家合作建设50个农业科技示范园、50个跨境动植物疫病监测站。
(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