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1月25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华冠百货进城“赶考”

□ 本报记者/摄影 陈红杏

  1月20日,华冠天地北京公益桥店开业,在公益桥商圈与北京华联BHG、银泰百货贴身肉搏。此次开业的公益桥店是华冠的第4家百货店,也是华冠首次走出房山郊区,进入北京主城区。

  然而,2012年,在百货业集体不景气的情况下,作为北京首家“反攻”城区核心商圈的郊区零售企业,华冠此时扩张能否顶住压力、并实现弯道超越?  

  逆势扩张

  2012年,对于百货业不是一个好年份。

  瑞银近日发布报告称,2012年百货店内人流量开始负增长,百货业成为相对不被看好的产业。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也于1月21日发布研究报告指出,近两年,我国百货业的业绩由快速增长转向持平或下滑。

  但在北京华冠商业经营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肖英肖英看来,此时正是“抄底”的好时机。“我们就是想看一看华冠到底还有多大的潜力没有被释放出来。” 

  华冠在经历了2012年年末良乡店“40小时不打烊”创下三天近1.3亿销售额之后,一向稳健的华冠逆势扩张,在北京城南落下了其第四家购物中心。

  主营超市业务的华冠从2001年开始涉足百货,到2012年11年间只开了3家百货店。这样的规模和速度似乎并不能跟大型的零售巨头相比。

  然而,其高速增长的销售额和利润却让众多同行羡慕。肖英告诉记者,华冠购物中心2011年销售突破10亿,同比增长率25%,毛利增长31%。2012年销售额同比增长约为20%,利润增幅为13%,在北京百货企业中增速排名第一。

  而公开资料显示,2012年前三季度,除了2012年刚上市的翠微百货外,其他42家百货上市公司合计创造净利润17.7亿元,增幅为负29.5%。另外,商务部数据也表明2012年,商务部监测的3000家重点零售企业中,百货店销售额增长仅为10.3%。

  或许正是由于这样的好成绩,让华冠在市场形势不佳的情况下,有底气和信心逆势扩张。  

  城市新区掘金

  从远郊到主城区,华冠的压力不可谓不大。

  中国购物中心产业资讯中心主任郭增利表示,随着城市发展,一线城市的城市新区因交通、人口和消费水平的发展,将成为零售企业新的投资热点。

  北京南城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由于历史原因,北京的商业一直呈现“北热南冷”的局面。不过,随着2009年北京启动城南行动计划的发展,以及不断兴起的新型居民区和城市轨道交通的建立,南城商业潜力逐渐被释放出来,吸引了大批企业的到来。

  在公益桥商圈,2009年11月,乐天玛特开门纳客;2010年4月,北京华联BHG正式进驻;2012年1月,银泰百货也扎根于此……而随着华冠天地的到来,公益桥商圈的竞争态势势必会再次升级。

  面对多家企业的竞争,华冠并不担心。

  华冠宣传负责人杨焕平直言道:“任何一个区域的消费需求是不同的,不是一家企业就能满足的。此外,这个区域人口非常密集,市场远远没有饱和。”

  银泰大红门店综合部经理也表示,多一个竞争对手并非坏事,有竞争才有动力。

  郭增利则分析认为,公益桥商圈内BHG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百货,且略显高端;而银泰的百货也属于精品百货,同时没有超市;永辉仅仅靠超市无法满足消费者一站式的购物需求,华冠“超市+百货”一站式综合体更加符合消费者的消费趋势和心理。另外,该商圈在BHG、银泰等企业几年的培养下已经非常成熟了,华冠此时进驻就可以立刻坐享成熟商圈。  

  立足社区才是王道

  随着2012年百货业销售、利润等多项指标的下滑,社区型百货成为很多企业的关注的重点。

  华冠从郊区“反攻”城区核心商圈的逆袭看似是企业发展的扩张,其实也反映了是社区型百货的强大生命力。郭增利认为,生活形态的商业,即使购物频率有所下滑,但是不是很明显,这是生活中离不开的。

  2012年商业中心的大型百货日子并不是很好过:纯本百货关闭、永旺百货撤出朝阳大悦城、王府井洋华堂劲松店停业;另外,新项目入市也频频受挫,西单银座中心百骏明光百货改为写字楼,巴黎老佛爷百货开业时间也从2013年春天推迟到9月。

  另一方面,立足社区的社区百货店的冬天却不那么寒冷。“2012年门店的会员来店频率在降低,但是客品数、提袋率、商品品质在提升。”肖英告诉记者。

  肖英认为,社区型百货的消费群体以周边居民为主,具有相对固定性。这就要求社区型百货商场在店内商品的选择上,不仅要基于自身的经营定位,还要更多地关注周边居民的消费偏好和需求。在肖英看来,做社区商业,品牌要因地制宜,不应盲目求高求大。

  超市起家的华冠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据悉,华冠公益桥店定位于大众时尚百货,并将引入欧洲中档品牌,兼有餐饮娱乐。同时超市、百货等业态华冠一直坚持着自营,再配以华冠一直坚持用超市的心态做百货,“薄利多销”最大限度让利消费者。

  同时,华冠宣传负责人杨焕平还介绍到,各种增值服务例如洗衣店、鞋品护理、西饼屋等生活化店面的设置将更加适合普通居民的生活需求。

  华冠的逆袭似乎让业界看到了百货业的发展新亮点,但在2013年能否跑赢市场还须市场检验。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