鄞州银行蜜蜂企业文化
不嫌小散:蜜蜂再小再散的花都要采摘,银行应再小再散的企业都要积极支持。
勤于采摘:蜜蜂频繁出动积少成多,银行应频繁奔走于中小企业积累优质客户。
善于识别:蜜蜂识别哪些花能酿蜜,银行应识别哪些小企业讲信用有潜力值得支持。
巧于加工:蜜蜂善于把各种花粉加工成蜂蜜,银行应善于把自己的小企业客户做特做优做强做大。
良好治理:蜜蜂有高度组织化的社会结构,银行更应有良好的治理结构。
胡微波/摄
“官人,这个‘暗器’并非小生的啊……”从古代“穿越”而来的“周帅”意外发现了ATM里的卡(系前一位客户所留),面对ATM机和银行卡束手无策中,遇到了前来询问情况的保安。
这是金融节目《走进鄞州银行》中的一幕。幽默的情节将资金安全的知识更生动地表现出来,拍摄期间,逗乐了周边围观的群众,也给收看此节目的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这仅是浙江宁波鄞州农村合作银行创新打造金融服务品牌的一个缩影。
对于长期扎根于农村的农村金融机构来说,怎样才能做好品牌,怎样才能走上特色之路?作为全国首家农村合作银行,鄞州银行在业务飞速发展、对外拓展稳步推进的同时,在打造银行品牌形象方面下足了功夫,促进了业务的进一步发展。
蜜蜂文化横空出世
2003年挂牌前期,一场关于鄞州银行新标识的大讨论在鄞州银行拉开序幕。
如何避免落入俗套,如何定义行内文化,领导们各抒己见,几番争论后,大家把决定权交给了全行员工。
经过全行投票,一个全新的蜜蜂标识脱颖而出。此后鄞州银行的全行形象、企业文化皆以蜜蜂文化作为基础。这是银行标识的创新,也是员工们民主“选举”的一次胜利硕果。
多渠道宣传辐射
品牌的提升离不开媒体的推动与支持。
通过多年的努力,鄞州银行的宣传也走上了多渠道的提升之路。平面报纸、广播电台、户外媒体、电视节目、网络宣传……这些都成了鄞州银行宣传工作布局的重点。因此也出现了前文中提到的员工自编、自导、自演、并参与主持、制作而成的精品节目《走进鄞州银行》。
有别于其他银行人员下乡入企宣传金融知识,此次拍摄金融类节目是鄞州银行与当地电视台联手,采用以电视为主、网络为辅的双重传播方式,力求完整呈现金融知识。节目中每期都有新的金融主题。本期制作中就结合了ATM取款忘记拿卡、手机短信诈骗、大额取现等多个经典案例。
除此以外,鄞州银行建行以来推出了月刊《鄞州合作金融》,并从报纸改版成为杂志,定期将全行最新的工作亮点、企业文化向政府、股东、客户介绍。这几年经过不断提升,行刊还添加了漫画、图说等新栏目,也成为了该行文艺青年的大舞台。
2012年,鄞州银行官方微博也成功开启。经过24小时不间断维护,微博成为了该行发布金融消息、宣传企业文化、收集客户需求、解答网友疑问的良好平台。
公益活动异军突起
汇小流而成江海,积毫沙而成高塔。鄞州银行在各项业务稳健发展的同时,时刻铭记着回馈社会、感恩社会,积极投入到社会公益慈善事业中。
2011年底,该行捐资一亿元成立了鄞州银行公益基金会,旨在推进农村社会进步,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帮扶农民安居乐业,成为全国银行业、浙江省企业独家捐资规模最大的非公募基金会。
成立10家“牵手梦想中心”、投放近万把公益伞、开展“牵手夕阳·定格幸福”公益项目、捐赠急救车……在成立短短的一年时间里,鄞州银行公益基金会已在宁波地区开展了20余项有一定影响力的公益项目。
同时,鄞州银行公益基金会还与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宁波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联合举办集人才资本、产业资本和社会资本有机结合的公益性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宁波778创业资源中心,积极为地方的人才培育和集聚作贡献。今后将综合开发和融合运用人才、金融、社会等有效资源,面向各类创业群体,提供人才、科技、信息、咨询、投融资和创业孵化等方面服务。
品牌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和长期艰巨的任务,离不开专注与坚守,更离不开创新与突破。在专注与创新中,鄞州银行打造出了全新的品牌形象,并将其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