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柚应节上市卖了好价,金柚紧跟着隆重登场;金柚尚在热销中,慈橙又开始下山了……收获季节,广东梅州佳果接连不断上市。与此同时,数十万亩油茶果喜获丰收,云雾缭绕的高山上出产的好茶也在热卖……梅州市农民积极耕山致富,通过种果、种油茶等,把昔日的荒山变成金山银山,实现了致富的梦想。现在,梅州市活跃着各种专业合作社,他们在推动各自产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这些专业合作社的“孵化器”,梅州市供销合作社系统在带动农民耕山致富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品牌化经营销路遍全国
日前,笔者来到平远县八尺镇,只见道路两旁的山坡上种满了慈橙,绿叶掩映下,金黄的果实挂满枝头,显得分外鲜艳夺目。果园里,果农们正忙着采收慈橙,笑容洋溢在他们脸上。有的果园还开办自驾游采慈橙项目,一群群来自各地的游客正欢快地采摘着。在八尺镇黄沙村的平远县九香果业专业合作社仓库里,刚摘回来的慈橙经过清洗,一箱一箱地堆满了大半个仓库。在仓库的一侧,笔者注意到一群妇女正在动作麻利地包装精选出的优质果。“这是专业合作社注册的‘嘉乡牌’慈橙,经供销合作社牵线,放在深圳粮食网上销售,一箱能卖到80元,销量很不错,目前已卖出了700多箱,还吸引了不少回头客。”平远县九香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黎海说,平远慈橙已经打响了品牌,今年的销售形势喜人,社员的慈橙主要通过合作社销售。
通过合作社将农户组织起来,进行品牌化经营,梅州农产品找到了对接大市场的门路,销路遍全国。在梅县白渡镇蕉南村,笔者看到,梅县利民水果专业合作社的仓库里,用设计精美的包装箱包装的“嘉珍”牌金柚正在装车发往各地。合作社理事长郭浩告诉记者,社员按合作社制定的标准进行生产,质量合格的金柚使用“嘉珍”品牌销售。采访中,他不断接到全国各地购买金柚的电话,他说:“经过多年的品牌经营,现在已积累了一大批忠实顾客,合作社社员的1000多万斤优质金柚都不愁销。”
抱团发展果农增收
八尺镇黄沙村村干部黎崇永是九香果业专业合作社的社员,他家种了2000多株慈橙,预计可以收14万多斤。“今年慈橙收入10万元左右应该问题不大。”他说。九香果业专业合作社是由平远县供销合作社组织创办的,目前已有社员106户,种植慈橙面积2000多亩,每年产量1000多万斤。合作社将社员组织起来抱团发展,指导社员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提高了经济效益。黎海笑着说:“今年的慈橙价格不错,平均每斤0.6元以上,每亩可赚3000多元,很多社员年收入都达10万元以上。”在一座果山下,笔者看到一栋漂亮的新别墅,原来这是社员张文洪去年冬建起的“慈橙楼”。他种了2000多株慈橙,以“畜—沼—果”的模式养猪、种果,一年收入30多万元。
耕山已成了梅州市农民最重要的致富之路。由梅州县供销合作社培育起来的梅县利民水果专业合作社,在带动当地果农发展金柚产业致富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该合作社社员的优质金柚销售价格比普通柚子高出2至3毛钱。白渡镇蔚彩村村民宋小文加入了合作社,他种了10亩金柚,今年收入5.8万多元,再加上蜜柚收入1万多元,他家仅种柚子一项就可获得7万多元收入。据了解,梅县丙村镇大雅村家家户户都种植红肉蜜柚,户均收入3万元以上。
合作社带动种植业快速发展
近年来,在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下,梅州市山地种植业发展迅速,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九香果业合作社的社员新扩种了300多亩慈橙,现在八尺镇能种的山地几乎都种上了。梅县利民水果专业合作社社员新发展种植了500多亩红肉蜜柚;梅县丙村镇大雅村在大雅红肉蜜柚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下,今年发展种植红肉蜜柚3000多亩。
据统计,梅州市供销合作社系统累计组建了439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入社农户24252户,带动农户84785户,每年助农增收1.7亿元。其中14家入选全国总社“千社千品”富农工程,162家被评为省级示范社、4家被评为全国总社示范社。目前有12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了 “农超对接”,3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产品注册了商标,通过了无公害、绿色产品认证或原产地标记认证、出口果园注册登记认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