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3年1月15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保障农村饮水安全是惠农要务


  最近有两起热点新闻事件都与水有关。一件是2012年12月31日发生的山西苯胺泄漏事故造成浊漳河污染,5天后才被披露,导致山西、河南、河北等地民众的饮水安全受到影响;另一件是媒体报道北京一对研究饮用水的专家夫妇,20年来不喝自来水,只因“不健康”,这也使公众对自来水的安全性表示怀疑。水是生命之源,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广大农村,因为自然条件、财力物力、环境保护、生活习惯等各方面因素影响,水的安全形势更是严峻。

  农村饮用水安全形势严峻

  2010年10月,中国首部针对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报告——《中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实践与探索》发布。报告指出,中国农村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保护形势严峻,主要表现为天然劣质水问题突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其中农村水环境的主要污染源包括乡镇企业污染、化肥和农药的过量和不合理使用、集约化养殖场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和农村污水处理基础设施落后等。2005年水利部农水司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中国农村饮用水不安全人口约为3.23亿左右,其中9084万人受到水污染的影响。

  2012年3月,《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二五”规划》讨论通过。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要在持续巩固已建工程成果基础上,进一步加快建设步伐,全面解决2.98亿农村人口和11.4万所农村学校的饮水安全问题,使全国农村集中式供水人口比例提高到80%左右。具体工作包括,优先解决严重影响居民身体健康的水质问题、涉水重病区的饮水安全问题以及局部地区严重缺水问题;有条件的地区发展规模化集中供水,不具备条件的地方可以采取分散式供水或分质供水;加强水源地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完善水质检测与监测制度。农村饮水安全建设管理由地方政府负总责,中央给予指导和资金支持,群众投入以投工投劳为主。

  投入和管理是关键

  2012年6月29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联组会议,就国务院关于保障饮用水安全工作情况的报告开展专题询问。在如何保证《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二五”规划》顺利实施,水利部副部长李国英说,要实现规划目标需采取5方面措施: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落实各项责任制;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强化项目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强化水源保护和水质保障工作;落实有关政策,确保工程的长期安全有效运行。

  通力协作解决农村水安全问题

  从目前来看,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已经有所成绩。据最新数据,2012年中央和地方共投入431.6亿元资金用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了7700多万农村人口和约950万农村学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超额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同时,水利部联合有关部门出台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用电用地税费优惠政策,促进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良性运行和正常发挥作用。

  为确保完成年度建设任务,各地水利部门加强组织领导,狠抓责任落实;积极筹措资金,确保资金到位;严格建设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各地纷纷成立县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机构,负责农村饮水工程运行管理工作;为解决工程维修经费不足问题,水利部还积极推广建立县级农村饮水工程运行维护专项基金,目前全国县级农村饮水工程运行维护专项基金累计额达4.4亿元。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转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保障饮用水安全工作情况报告审议意见的报告。报告介绍,国务院法制办、环境保护部等部门对饮用水安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下一步,将继续进行调查,尽快归纳梳理出需要通过立法解决的问题,及时提出修改、完善现有法律法规或者制定单独的饮用水安全法律法规的意见和建议。报告指出,国务院法制办会同有关部门将结合水法、水污染防治法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从保障饮用水水质安全和水量安全两个方面,进一步研究完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管理、核准、安全评估和水量分配、调度、供水环节管控等制度,强化相关保护措施;将抓紧审查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条例(送审稿),提高农村地区的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

  日前,农业部、环境保护部联合印发《全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重点治理单元是规模化养殖场(小区)、污染严重的养殖密集区域,重点区域是养殖总量大、污染负荷重、国家水污染防控重点流域和区域等。《规划》目标是,到2015年,全国畜禽养殖污染状况基本摸清,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法规标准体系基本健全,畜禽养殖环境监管和污染防治科技支撑能力明显提升,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和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得到加强,严重危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畜禽养殖污染问题基本解决。而规划的实施,势必对防治水污染起到推动作用。

  另一方面,各地也积极采取举措,防治水污染,特别是农村地区。保障农村饮水安全,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享受幸福生活的前提,同时也是保障农村经济科学发展的重要基础。

  (李彩琴


  广东省:年内农村学校全部喝上放心水

  日前,广东省水利厅厅长黄柏青表示,截至2012年底,广东省已解决1645.5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基本实现了全省城乡居民喝上“放心水”的目标。省水利厅副厅长刘敏表示,2010年水利厅发现,全省仍有一批农村学校存在饮水安全隐患,约有146万师生受影响,目前,已为109万人解决了问题。按照计划,将在今年年内使全部农村学校师生喝上安全水、放心水。

  自2002年至2006年,广东省实施第一阶段计划,5年内,全省累计投入了40亿元专项资金,着力解决760万农村群众的饮水困难问题,保证了农村群众“有水喝”。2008年以来,为了让群众“喝好水”,开始实施第二阶段计划,着手解决农村群众饮用水水质不达标等饮水不安全问题。至2012年底,全省累计投入83.26亿元建设资金,相继建成3536宗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惠及1645.5万农村群众,提前一年完成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作规划任务。

  河南省: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

  1月6日,河南省水利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指出,今年将解决至少600万农村居民的饮水不安全问题。

  今年河南省将继续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解决至少600万农村居民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完成投资30亿元;围绕“百千万”高标准粮田工程,大力推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完成2012年度大中型灌区配套改造项目建设,争取2013年大中型灌区配套改造项目资金11亿元,做好工程建设的实施工作;在完成第三批、第四批12.59亿元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建设的基础上,再争取20个第五批小农水重点县项目,争取投资4亿元,努力实现小农水重点县全面覆盖全省粮食主产区;因地制宜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建设3个规模化节水增效示范项目,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3万亩。

  河北省:去年近500万农村人口喝上“放心水”

  2012年,河北省把解决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作为“十项民心工程”中的重点,全力打造“建得成、管得好、用得起、长受益”的高标准农村饮水安全供水工程。一年来,累计投入资金23亿元,让近500万农村人口喝上了放心水。

  为高效用好建设资金,河北省水利系统建立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信息旬报制度。认真把好规划设计、材料设备采购、施工队伍选择和工程质量监督等重要关口,确保饮水工程建设质量。唐山和石家庄两市政府出台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办法,各饮水安全项目县也都出台了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办法,明确划定了工程产权归属,落实了管理责任主体,健全了运行管理制度。

  据初步统计,河北全省已有121个县成立了县级农村供水专管机构,有46个县建立了县级维修基金,有146个县建立了县级水质检测中心。2012年所建成的4367处饮水安全工程的水源水、出厂水和管网末稍水经卫生部门检验,水质合格率100%。 

  四川资阳市:农村安全饮用水覆盖率达70%

  2012年,四川省资阳市大规模开展农村饮水安全体系建设、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有力地改善了农业生产、生活和农村生态条件。全市新建农村饮水集中供水工程5处,解决了28.78万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农村安全饮用水覆盖率已达到70%。全市水利兴修工程4775处,其中:新建灌溉机井202眼,新建、整治山平塘2903口,新建蓄水池1670口,整治病险水库34座;修复水毁工程6795处,新增灌溉面积12.49万亩;恢复改善灌溉面积19.3万亩。

  (本报综合报道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