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有哪个行业像零售业这样持续地被市场看空,不过随着终端销售回暖、估值跌至历史最低,零售股的“性价比”日渐突出,正在进入价值区域。
根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监测数据,2012年11月全国50家重点零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15.0%,增速环比提升5.5个百分点,保持了自持续上扬的态势。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11月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84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4.9%,扣除价格因素,同比实际增长13.6%。
对此,市场普遍认为终端消费已经出现持续性的回暖。国信证券零售行业分析师孙菲菲也表示,伴随去年基数低点的来临,以及终端对收入增长及消费信心的恢复,消费增速的回升有望持续至2013年。
与此相对的是,零售股的估值依然处在低位,消费回暖并未在股价上得到体现。数据显示,中信商贸零售行业指数自2011年以来,已经下跌了47%。人人乐、天虹商场、新华百货等10只股票光是今年的跌幅就超过了30%。行业目前平均估值为15倍,以苏宁电器为代表的传统白马股,估值已经在10倍以下。
孙菲菲认为,目前行业增速改善,零售股较差的时期已然过去。如果叠加CPI的温和上涨,对零售公司的经营及趋势是正面的。具有自有物业的公司,无论从经营价值及收购价值来看,都进入了价值区域。
以合肥百货为例,目前市值为50亿元,账上现金36亿元。从收购的角度看,只需拿出14亿元的现金即可实现对公司的全盘掌控。再考虑公司的物业资产或其他金融资产,这几乎是“空手套白狼”的收购。
“从这个角度看零售市值的确是非常严重被低估了,这也是为什么近两年来很多公司大股东不断增持、实业资本频频举牌的最根本原因。”申银万国分析认为。
当然,影响零售行业发展的一些负面因素也是现实存在的,比如网购等新兴业态在分流传统的百货及超市客流,以及员工工资成本上涨等。但是有分析人士称,不要过分夸大电商对实体零售的冲击,网购的规范化发展、未来线上线下差异化才是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