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金融服务均等化”这一新概念在《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中首次提出,一个不可回避的全新命题引人深思:如何让更多的弱势群体与中小企业通过“金融服务均等化”来分享整个社会经济增长之成果,来改善其生活及企业之现状?
2012年12月31日,银监会下达《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做好老少边穷地区农村金融服务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金融机构持续提升老少边穷地区的农村金融服务水平、促进金融服务的均等化。
扎根在老少边穷一线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是否能顺利完成“使命”,攻克老少边穷地区农村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带着问题,记者对一线进行了调查采访。
信贷倾斜的“期待”与“现实”
在《通知》中,针对老少边穷地区的信贷投放规模,银监会明确指出:“要实施信贷倾斜政策,确保信贷投放持续增长。”并要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从2013年开始,每年在老少边穷地区的信贷投入增长,要高于其他地区平均水平,在这些地区县城的信贷增长要高于当地城市地区的平均水平。”
“作为地方金融主力军,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促进金融服务均等化的事情,我们一直在做。”云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例如,2012年,该省农信社投入建设了4000多家惠农支付网点,承担了全省任务量的78.5%,与此同时,还依托科技支农手段,大力推进银行卡、网上银行等电子银行业务,让农村居民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
“不过,是否能保持‘信贷投入持续增加’,还得看我们每年能有多少信贷规模。”对于《通知》中“持续增加信贷投入”的要求,上述负责人则持保留态度。
顾虑并非无来由。
2012年,在经历了年初的需求萎缩、年中的反弹等波浪型信贷需求曲线后,整体上看,我国多家商业银行的信贷额度都已早早用尽。其中,也包括很多农村合作金融机构。
“在七八月份时,我们贷款规模就用完了。”云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负责人告诉记者,“即便是后来又向银监会申请了一点贷款规模,一般都属于定向发放的信贷资金,也很快就用完。”
该负责人告诉记者,做为集少数民族、边疆省份、穷苦地区特点为一身的省份,辖内很多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当薄弱,在推动经济发展过程中,到处都需要资金的投入。截至2012年11月末,该省的存贷比虽然只有68%、远未超过75%的存贷比监管红线,但受全年信贷规模的控制,该省在七八月份便已无信贷规模可放。
不过,自2012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后,有关“2013年信贷规模或将放松”、“2013年全国新增信贷规模超过9万亿元”的消息见诸报端,这让金融人和《通知》中的“信贷倾斜”有了些许期待。
但尽管大力扶持老少边穷的意愿在心间,业内仍有部分人士表示些许怀疑,毕竟,“对于金融机构而言,风险要考虑,成本也要考虑。既要确保资金放得出收得回,还要考虑投入与产出比。而且,老少边穷地区能吸收的存款也少、业务量不大。”
金融创新中的“创”与“阻”
在老少边穷地区,金融产品的单一、匮乏往往成为金融机构有效助力地方经济发展的一大掣肘。
在《通知》中,银监会明确指出,金融机构应“深入开展金融创新,提升金融服务活力”,并提出了许多相关指导意见。其中包括,建立“量体裁衣”式金融创新体系,积极开展信贷产品、商业模式、组织形式、担保方式、服务渠道等方面的创新等。
“预计今年我们就能够发放林权抵押贷款了。”安徽金寨农村商业银行董事长赵勇告诉记者,“目前,县里已经开始为此筹备建立收储中心。如果有贷款人未按期归还贷款,该中心将有权对其林权进行回收。”
金寨农商行位于革命老区——安徽省金寨县,于2012年8月成功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多年来,该行探索并推出了多款与当地经济发展特点相适宜的信贷产品。例如,小水电抵押贷款、采矿许可权质押贷款等等。
“现在想一想,在推出信贷新产品的过程中,我们做得最多的,是与多方的沟通和协调。”结合金寨农商行产品创新的经历,该行行长柯雪告诉记者,“没人对接的问题,我们来对接。”
以“小水电抵押贷款”为例。
在水资源丰富的金寨县,私人建设或承包小水电站,算得上是当地的一个特色产业。但由于私营化的小水电站产权问题一直未解决,小水电贷款成了一个多年的老大难问题。为此,融资无门的小水电业主们,还曾到省里求助协调。
为解决这一问题,金寨农商行先是在一线调研、搜集资料,然后再 “主动到县里各部门为客户争取产权抵押的合法化,替客户到各处去沟通”。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后,2010年,有关部门下达文件,“小水电抵押贷款”顺利推出。
但并不是所有的沟通、协调都能在短时间内见到成效。之前赵勇提到的、该行有望于2013年推出的“林权抵押贷款”就是一例。
找地方政府搭建相关平台、找林业部门商讨采伐权的问题……到目前确信该行将“有望在2013年推出林权抵押贷款”,金寨农商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个贷款,搞了近十年。”
“加速前进”还需多方“助跑”
受老少边穷地区现有经济状况影响,在这些地区扎根的金融机构面临着投入大、风险大、吸收存款难、抵押担保难,乃至银行难以达到保本点等难题。因而,在监管政策上,将会享有一定程度优待。
例如,银监会在《通知》明确指出,将“完善差异化监管政策,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其中包括,“灵活合理确定涉农、小微企业不良容忍度”等措施。
但谈及金融对老少边穷地区经济发展的有效扶持以及这些地区的现实发展状况,业内普遍吁求的,是能有来自社会各界的有力“助跑”。其中包括,地方各部门的积极协调、配合以及在财税方面的优惠政策。
对于地方各部门的配合与协调问题,业内有关分析人士认为,“只有赢得地方各政府部门的配合,才能为金融业支持地方经济创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
“就所需求的扶持政策,我们已经向上级主管部门提交了申请。”谈及政策扶持,安徽金寨农商行董事长赵勇说道,“其中包括请求适当给我们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他告诉记者,挂牌为农村商业银行后,该行执行的是18%的存款准备金率标准,而在农村信用社时,该行执行的存款准备金率只有13%左右。
“这种提升幅度还是有影响的。”该行工作人员解释道,“存款准备金比率高的话,我们的营运资金就会受到控制,就是降低了流动比率。”
“对于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国家会比较谨慎。”扎根一线的吉林省吉林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龙潭信用社副主任沈成功认为,“毕竟,农村金融风险较大,留存不足,发生风险难以控制。所以监管部门也不敢轻易敞口。”
“不过‘税收减免’一项的吁求是相对可行的,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也需要有关部门进行协调。”沈成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