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照片由本报资料库提供)
“新网工程”建设成为供销合作社系统创新经营模式的重要契机。各级供销合作社充分利用“新网工程”建设,吸纳社会资源,盘活存量资产,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实现经营方式和服务方式的创新。
2009年,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出台了“新网工程”项目责任制度,并加强项目资金内部管理和监督核查机制建设。“新网工程”项目在供销合作社内部实行两级责任制,即以项目承担单位、项目承担单位主管部门和省级供销合作社为责任主体,共同签订项目责任书,分别履行项目责任人、项目推荐人和项目监督人职责。
各地供销合作社按照总社的要求,切实把建立和落实项目管理责任制作为一项重要任务,采取多种形式加强组织领导,普遍建立了项目和资金管理责任制。目前所有中央财政支持过的“新网工程”项目都签订了《“新网工程”项目责任书》,省级社基本形成了主要领导统一部署、分管领导直接组织、专业处室具体负责的工作格局,认真履行对本省项目的监督指导责任。各级供销合作社和项目单位形成了各有侧重、各司其职的互动式工作机制,对项目资金实行跟踪管理,指导督促项目单位提高项目建设质量和资金管理水平,确保项目实施效果和资金使用效益。
6年来,经过“新网工程”专项资金项目申报管理的实践,各级供销合作社积极总结经验,努力完善“新网工程”项目管理,纷纷出台目标管理、工作责任制、定期督查、定期通报、考核奖惩、推广典型示范带动等措施推动着网络建设和良性发展,供销合作社系统已经形成了一套有效的“新网工程”项目管理机制,“新网工程”建设管理逐步规范化、科学化。
甘肃省储运公司:
打造精准化、国际化的质量管理体系
2009年,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出台了“新网工程”项目责任制度,要求各省区市供销合作社落实到位,并加强项目资金内部管理和监督核查机制建设。
那一年,成为甘肃省供销合作储运总公司(简称储运公司)推行质量管理的开局之年。
那一年,储运公司历时3个月,组织编写了《储运质量手册》、《12个程序控制文件》、《储运装卸服务手册》、《铁路专用线管理规定》,它们和2006年形成的《公司规章制度汇编》等构成了公司的服务质量管理体系,主要内容包含76个文件、4个大类22个过程、63种记录。
那一年,储运公司的项目管理走向了现代化、精准化、国际化,逐步建立了一整套的规章制度和服务规范,并创建了公司网站,实现了OA自动化办公系统,建立了财务管理、仓储、运输、配送、资产管理。
物流企业提供的产品是服务,核心是质量。储运公司围绕服务和质量,在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责任制的基础上,2009年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建立和实施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9001-2008)。
储运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对经营管理和各项业务活动实行全方位控制,逐步由传统的粗放式管理向国际化、精细化靠拢。实现了岗位有职责、运行有规范、考核测评有标准的全面质量管理。
随着企业管理不断规范,管理水平和企业知名度不断提高,储运公司拥有中物联认证的5名高级物流师、9名中级物流师、13名助理物流师的人才资源,不论是硬实力还是软实力均得到了广大客户以及同行的认可和赞同:成为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常务理事、甘肃物流协会、甘肃物流学会、甘肃商业联合会副会长单位;荣获“甘肃商业名牌企业”、2009年度“兰州市十大物流企业”等荣誉称号;在中国仓储协会举办的2008年全国通用仓库排名活动中,荣获第34名;2010年成为全国AAA级物流企业。
储运公司是甘肃省供销合作社直属全资,集仓储、运输、装卸搬运、物流配送、停车住宿、租赁于一体的专业物流服务企业。如今,储运公司已成长为第三方专业物流企业:拥有商业通用仓库一座,占地250亩;自有正式库房67栋、7万平方米,露天货场1.5万平方米;租用社会库房2.5万平方米、日均储存量8.5万吨、年吞吐量54万吨,铁路专用线一条、站台中转库0.3万平方米;拥有汽车吊2台、叉车4台、综合办公楼一栋、保管楼一栋、警消楼一栋。
广东省茂名市明湖百货:
现代化管理 规范化经营
近年来,广东省茂名市明湖百货有限公司(简称明湖百货)先后获“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实施卓越绩效模式先进企业特别奖”、“全国供销合作社百强企业”、全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优秀试点企业、“广东省服务业100强”等荣誉。
这些荣誉是对明湖百货打造高效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网络所取得的成效的肯定,而连锁经营网络的发展成效主要得益于现代化经营管理的保障。为保证连锁经营持续、有效的开展,加强和完善自身管理体系,明湖百货引入信息管理系统,完善管理制度和管理手段,切实加强连锁经营管理,确保连锁实效。
明湖百货投资500多万元,建立与连锁经营相适应的电脑信息管理系统,开发了茂名市城乡一体化现代商务信息服务平台,加强了对加盟店的监管,提高了连锁运作效率和效益。建设完善信息管理系统,为连锁经营提供了有效的现代化管理。
在商品采购过程中,严格执行《商品准入制度》,建立供应商和商品档案,严把商品进货验收关,规范经营管理。为确保连锁经营网络的规范经营,明湖百货建立并切实贯彻执行《内部经营责任制》、《商品采购制度》、《商品准入制度》、《开设连锁店规则》及《连锁店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
为提高连锁效益,明湖百货完善核算和盈利手段,对各连锁店实行“六个统一”管理,即统一店号、统一形象、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营销和统一价格;对直营连锁店实行直接管理,直接控制各连锁店商品的购、销、调、存,商品配送率达100%;各连锁店的经理由公司总部派出,一般员工在当地招收,员工的工资与所在连锁店实现的毛利额挂钩;统一下达各连锁店每年的经营任务,如人员、销售、费用、利润等指标。年终明湖百货按照《明湖百货有限公司内部经营责任制》的有关条款进行考核、奖优罚劣,而对加盟店依照加盟合同进行考核。加盟店分为A类加盟店和B类加盟店。A类为全配送加盟店,商品配送率为100%,购、销、调、存管理参照直营连锁店进行,全部实行电脑监控;B类为部分配送加盟店,商品配送率40%以上,明湖百货重点加强业务指导,对其商品质量、商品价格等进行监管,促使其向A类店转变。
通过强化和规范连锁店的经营管理,极大地提高了各连锁店的经济效益,保证了连锁经营持续、健康发展。目前,明湖直营连锁店商品销售额逐年攀升,2010年,镇级直营连锁店的销售总额同比增长43%,成为明湖百货商品销售的重要增长点。
福建省厦门供销集团:
人才管理现代化 风险把控有保障
福建省厦门市的可再生资源物资经过中转站简单分拣后,分别流向岛外集散中心与旧货市场。经过3年多的探索、磨合、运营,厦门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的3个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市场平台(“厦门市旧货市场”、“报废汽车拆解市场”及建设中的“集美再生资源集散中心”)、60家再生资源回收中转站及社区绿色回收点,已基本形成了布局合理、服务功能齐全、规范有序的体系网络。
自2007年起,厦门市供销合作社集团公司(简称厦门供销集团)致力于打造厦门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开展多项变革和创新活动。近年来,厦门供销集团以创新理念为指导,积极实践现代企业管理,着重人才管理和把控风险。
建设再生资源体系需要人才,规划再生资源体系布局需要人才。自2006年起,厦门供销集团陆续交换、引进内外部人才近20人。如今,厦门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拥有从业人员近60人。其中,特殊人员10余名,经营管理人员近40名。在经营管理人员中,53%是老“回收”人,15%是半路出家的老供销合作社人,32%是从外部人才市场中引进的“新手”,新老结合,较好地搭建了再生资源体系建设的人力资源框架。
厦门供销集团对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的3个平台的财务管理实施财务负责人委派制,由集团财务管理中心统一管理,有效实现财务信息及政策共享与互通,充分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回收业务的风险防范能力。
绿色社区回收点是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的经营基础,绿色回收中转站是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的重要连接点。目前厦门供销集团共建有46个绿色社区回收点、14个绿色回收中转站,在经营管理上主要体现五大特点:一是在设立站点上,秉持谨慎原则,对中转站采取统筹设立、合理布局的原则,对回收点则采取收编与新建双管齐下的方式,稳步扩张。二是在品牌打造上,严格遵守“八统一”的规范(即统一门面招牌、统一价格表、统一着装、统一标准磅秤、统一登记台账、统一服务规范、统一服务监督电话、统一检查制度),变“破烂王”为“绿色回收”。三是在收购方式上,采取固定设点交售与流动登门收购两种办法并举,化被动为主动。四是在提高经营者素质上,每年多次开展业务知识、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培训,变“游击队”为“正规军”。五是在物资回收存放和处理上,做到回收物品日收日清,保持周边环境卫生整洁。
海南省生产资料公司:
全面实现连锁经营的信息化
2009年6月,在总社“项目制度”的春风下,海南省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简称生产资料公司)开始对连锁店升级改造。截至2010年4月30日,生产资料公司已新建和改造连锁店208家,并分别针对每个店铺改造升级、店铺内部统一装修,对货架商品进行摆放,购买电脑并开通网络,用专业软件实行信息化统一管理。
生产资料公司是一家集肥料生产及储运、农资连锁经营、农业科技服务、商务连锁大酒店等多元化发展的综合性大型企业。生产资料公司拥有权威的生物、土肥、植保专家顾问和成熟的技术人才队伍,及先进的检测、分析仪器设备,并组建“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测土施肥中心实验室海南工作站”,在经营农资销售的同时对农户提供免费测土配方、新型种植方法培训等服务。
各连锁经营店统一使用“中国供销合作社”标识,自觉维护品牌信誉,依靠品牌吸引消费者和供货商,提供质优价廉的农资商品。生产资料公司及各级连锁机构的职能是:生产资料公司负责计划调控、物资组织、人员培训、资金筹集、制度建设、信息收集和发布,对农资连锁经营规范运行流程和制度,生产资料公司实行定期检查、定期考核、检查评比;建立起管理约束与激励分配相结合的运行机制,加强人员培训,树立科学现代化的营销理念,进行连锁经营规范培训;制定本营销区域内的营销计划,不失时机地将物资配送到各连锁经营店,对库存结构实行余缺调剂,回拢资金、反馈信息;依靠权威的生物、土肥、植保专家顾问和成熟的技术人才队伍,及先进的检测、分析仪器设备,将农资销售与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有效地技术服务带动农资销售,指导农户正确使用农资并传播先进实用技术,突出科技含量较高的名优新特农资产品的推广应用。连锁店的职能是:按照本辖区内农民的需求将农资产品供应到农户,并和农科部门合作,指导农民科学用肥、合理用肥,做好名优新特产品的推广,积极参与当地技术部门组织的学习。
生产资料公司以现代经营方式改造传统经营模式,每个连锁店配备一台电脑,形成物流配送网络,加速连锁经营网络的流通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提高企业采购、配送营销能力,全面实现连锁经营的信息化,搭建好基础信息平台,形成信息采集系统和应用服务系统,为公司的宏观决策提供保障。
由此,生产资料公司连续多年被评为海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海南省农资配送中心项目”、“海南省农资产品连锁经营网络升级改造项目”及“海南省农药老城配送中心新建项目”分别通过了验收审批,获得“新网工程”中央扶持资金26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