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1月1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供销社扫描


  四川泸州市社“7个1”计划助推产销对接

  本报讯 四川泸州市供销合作社积极组织实施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7个1”计划,助推农产品产销对接工作。

  按照“7个1”计划,泸州市供销合作社系统将在2015年底组织农产品进市场、社区直销的农产品专业合作社100个;新建农产品直销商店100个;培育农产品加工、流通龙头企业10个;新建农产品交易市场10个;新建冷库10个;新建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10个;新建大型区域性物流配送中心1个)。截至目前,全系统新培育发展农产品流通企业9个;组织进市场、社区直销的专业合作社132个;新建农产品直销商店49个,其中主城区10个;培育年销售额300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龙头企业3个;新建农产品配送中心8个、展示展销中心4个、交易市场8个、冷库3个。全系统农副产品购销额达33亿元,同比增长50.04%。

(黄 蓉)

  湖北襄阳市社“三万”活动勾勒新农村蓝图

  本报讯 新一轮“三万”活动开展以来,湖北襄阳市供销合作社严格按照全市统一部署和要求,待续深入开展宣传政策、走访群众、筹措资金、制定规划等各项工作,“三万”活动取得初步成效。

  “三万”活动即“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和“万名干部进万村挖万塘”。自2012年12月6日开展这项工作以来,襄阳市社“三万”工作队在枣阳市刘升、兴隆2个镇4个包点村开展了各种活动:一是组织召开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座谈会,认真宣传党的十八大关于强农惠农和新农村建设的政策精神,宣传全省、全市开展新一轮“三万”活动的目的和要求;二是查看村容村貌,了解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三是结合各村实际情况,帮助制定环境整治规划,提出合理性意见和建议;四是积极筹措资金,购置基础设施,走访慰问困难群众。

  为帮助村里尽快开展环境整治,该社多方筹资,已于1月8日将5万元帮扶资金拨付到刘升、兴隆镇,由镇政府根据各村居民户数和整治规划统筹安排使用资金。与此同时,自筹资金4000多元购置了40个垃圾桶,为4个包点村30多个村民小组配备了垃圾收集的基础设施。据了解,襄阳市社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是组织发动群众开展环境整治,具体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组织全体机关干部到草寺村开展一次集体劳动,推进“三万”活动的开展。二是1月中旬全体班子成员走访慰问困难群众。三是协助各村按照镇里的统一规划开展各项整治活动。

(鄂 讯)

  新疆阿克苏地区社“五大工程”促农增收

  本报讯  为全面实施“农业提质增效增收工程”目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供销合作社 1月8日出台《2013年促进业农业工作提质增效增收方案》,提出实施促农增收“五大工程”。

  “五大工程”一是实施果品外销平台建设工程。以阿克苏国际(果品)博览中心建设为契机,着力构建以中枣果业为中心、外拓市场的果蔬物流体系,继续加大在东三省、长三角等地果品销售平台建设;二是实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工程。加大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力度,加快领办企农利益联系紧密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层社、综合服务社;三是实施“新网工程”提质增速工程。加大新农村新型网络流通服务工程建设,增大覆盖面,加快网络流通速度,加大对网络空白县、薄弱县的支持力度,促进农村流通方式的转变。四是实施农产品电子商务业促进工程。全面推动阿克苏汇宗农产品电子交易市场建设步伐,着力打造以现货、期货交易的现代信息交易方式,提高农产品交易的附加值和速度;五是农村流通领域科技特派员和农产品经济人培训强化工程。与科技部门协作,全面推广流通领域科技特派员制度,继续加强农产品经济人培训建设,完善教育培训、技能鉴定、人才流转制度,全面提高农民、带头人、经营者的能力素质。

(新 讯)

  辽宁沈阳于洪区社借政策之力解合作社之困

  本报讯(驻辽宁记者 任军 通讯员 王静)为解决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短缺、筹资渠道狭窄、创业致富困难等问题,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供销合作社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连接金融机构和合作社的纽带作用,将农业贷款贴息等惠农金融政策作为研究重点和工作着力点,积极拓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渠道和发展空间,助推合作社跨越式发展。

  在于洪区社积极努力和多方协调下,经上级部门审核,于洪区思颖花卉、鑫叶种植等9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贴息通过复审,贴息资金30万元,复审合格率居全市第一。贷款贴息的成功使合作社全面了解国家发展的惠农政策,提升了合作社带头人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决心和信心,将有更多的合作社提高建设标准,强化规范经营意识,积极争取国家金融政策和资金扶持。

  下一步,于洪区社将继续加大贷款贴息申请力度,完善贷款贴息申请工作机制。2013年预计报送贷款贴息合作社20家,贴息资金超过50万元,让更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国家金融政策的扶持下实现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发展,合作社将带动越来越多的农户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山西长治城区社首批再生资源社区绿色回收亭建成

  本报讯(驻山西记者 赵志强) 近日,山西省长治市城区供销合作社新建的首批“再生资源社区绿色回收亭”正式落户八一社区、电力社区、中南花园社区、商务局家属院并开始投入运行。该回收亭的亮相,是长治城区供销合作社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建设“美丽中国 美丽长治”的具体举措;是贯彻市委市政府发展战略,建设“两宜”城市的具体行动。

  据了解,该绿色回收亭是集“便民、环保、节能、再生、减污”于一体的一项利国、利民工程。在加强再生资源经营管理中,城区供销合作社做到了“七统一、两规范”,即: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标识、统一着装、统一价格、统一衡器、统一车辆,设置规范、经营规范;做到日收、日清、日结,即:当天收购的废旧物资不在社区滞留过夜,当天即回收到集散市场;当天就打扫干净场地,给市民一个良好的生活空间;对回收的一些可造成污染的垃圾,当天就进行有效处理,彻底净化环境。

  据城区供销合作社主任郭斌介绍,城区供销合作社将争取在2-3年的时间内,在全区51个社区和28个村(菜场)按照每1000-1500户设置一个15-20平方米的绿色回收亭的原则设置。此次投入的4个社区绿色回收亭是先试点、后推广、再覆盖,逐步建立绿色回收网点。待标准化社区绿色回收亭建成后,可极大地方便居民就近出售废旧物品。同时,日收日清的管理模式,能有效防止废旧物品的二次污染,实现再生资源的产业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有效改善社区环境卫生,为建设“两宜”城市贡献力量。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