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棉所、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研究指出,近10年的中国棉花生产景气指数(CCPPI),在2012年首次出现大幅下滑,1月的235点下降到10月的185点,12月回升到199点,预计2013/2014年度将在200点上下徘徊。预计2013年棉花产业经济走向为:棉纱产量高位持平或略有增长,棉花消费呈恢复性增长,植棉面积减少,棉花进口量大幅减少,棉价呈走弱趋势。
2012年:
棉花丰产 价格弱势 交储为主
2012年是一个丰收年景,棉花生产主要呈现三大特点:一是播种面积减少,2012年全国播种面积7610万亩,减少514万亩,减幅6.3%。二是单产提高。据监测,中国棉花生长指数(CCGI)为105,表明棉花长势好于去年半成。全国单产94.1公斤/亩,增幅5.6%。其中,北疆和黄河平原增产幅度最大。三是总产基本持平。由于单产提高基本抵消面积的减少,2012年棉花总产716.4万吨,与2011年的723.6万吨基本持平;比国家统计局统计的660万吨增加56.4万吨,增幅8.6%。四是产值增加,成本上涨,纯收益增加两成。
2012年,新棉市场运行平稳,价格弱势走低;棉价大幅下滑,国内外价差加大。全国农民籽棉售价为7.97元/公斤,略低于去年同期的8.04元/公斤。如果没有临时收储政策的支撑,新棉价格或将跌至2008年度的低水平。2012年,国内外棉价持续下滑,中国棉花价格指数(CC Index328)18917元/吨,减幅26.1%;Cotlook A指数89.24美分/磅,减幅41.7%;Cotlook A指数折合人民币均价为13375元/吨,比国内棉价低5542元/吨,以致进口棉配额指标倒卖价一度飙升到3000元/吨。
由于内外棉的大幅价差,棉花进口创新高。2012年1-11月,我国棉花进口460.6万吨,同比增加203.3万吨,增幅79.0%。其中,1-10月,进口金额101.27亿美元,同比增幅55.2%;进口棉均价约14843元/吨,低于国内棉价4500元/吨。
2012年9月-12月28日,累积收储530.1万吨,同比期增幅167.1%,高于2011年度的60.6%,约占2012年棉花总产的75.0%;收储均价19395元/吨,同比增幅3.2%。
棉纱产量增长,棉布产量减少,纺织品出口和消费都呈疲软态势。2012年1-11月,棉纱产量2692.6万吨,同比增长13.5%;棉布产量346.4亿米,同比下降3.3%;纺织品服装出口2308.9亿美元,同比下降0.4%。国内消费增长乏力,2012年1-11月全国限额以企业(单位)服装鞋帽商品零售额、针织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8.2%,增速回落了6.9个百分点。
2013年:
库存加大 植棉面积预计减少
2013年全球经济增长和贸易前景预期略好于2012年,但也更具不确定性。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表示,2013年世界经济低速增长态势仍将持续,主要发达经济体疲软并有再度陷入衰退的风险。但经济前景向好,增长速度有所恢复,预计为3.6%;全球贸易也将有所反弹,预计增长4.5%,都好于2012年。来自美欧日的“量化宽松”政策将加大我国输入性通胀、资本流动性、资产泡沫和物价上涨的风险,但也有拉动出口贸易的利好。
国内库存压力增大,消化过剩尚需时日。2013 年CCPPI 将延续200点的趋势,这是消费疲软、产能过剩造成的。2012年新棉收储量预计550万吨,加上2011年度收储的330万吨,棉花储备量高达900万吨。从纺织需求来看,近两年消费量下降到千万吨以下,2012年度的库存将达到776.5万吨,也是近10年来首次出现的过剩。在严格控制进口下,预计棉花供大于求的格局仍将延续一段时间。
资源过剩抑制生产,植棉面积呈缩减趋势。据中国棉花生产监测预警数据显示,受市场疲软、进口冲击与成本上涨、管理费工和局部灾害等因素影响,2013年农民植棉积极性下降,植棉面积将呈缩减趋势。
纺织品服装出口和消费有望企稳回升。2012年底中国经济筑底企稳回升,多方看好2013年中国经济,预计2013年GDP增长回升到8.4%。在这一大背景下,棉纺织业环境将有所改善,产能将有所恢复,库存消化加快,居民消费能力回升;预计纺织品消费回升到20%的增长水平;预计我国服装出口将在较长时间内保持低位增长态势,2012年11月广交会纺织服装成交额比上期下降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