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3年1月8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十年专注,只为国人奉献一杯健康绿茶

潘金土

  说到绿茶,我对它有种独特的情怀。从5岁起,我就跟随父母种茶、采茶、制茶,伴着茶香长大。1991年,我不顾父母的反对,辞去了武义县的国营单位,全身心投入到种茶中去,在外人看来我是为了一片普普通通的茶叶而放弃了自己的美好前程,但就是因为这样一片普通的茶叶,今天成就了我的梦想。 

  1992年初,我与浙江武义县柳城畲族镇金山村签订协议,承包了50亩几乎废弃的茶园,创办起茶厂,当时名叫金山茶厂(采云间前身)。1995年,我借助家乡得天独厚的茶园生态环境,与中国茶叶研究所建立了合作关系,向上级部门申报有机茶试点项目。

  经过对有机茶的两年摸索,1997年我们得到了国家环保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OFDC)颁发的“有机(天然)产品”证书。在当年的中国国际茶会上,我们的绿茶获得金奖,就是那一年,采云间被新华社、人民日报、浙江日报等10余家媒体称为“全国第一家有机茶生产企业。

  1998年,我与采云间员工在武义台山把茶园面积扩大到了500余亩。到2000年,我们已拥有2000余亩有机茶基地,产品80%以上出口到欧美及日本等地。因此规模,到2001年我加入了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也就是那一年,我们的茶园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授予全球唯一的“联合国有机绿茶生产与贸易示范基地”。

  进入21世纪,“安全,优质,健康”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茶叶的安全性及其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这对茶叶清洁、安全、标准化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新时期的新要求,我把对绿茶的农残控制标准,提升到欧盟对茶叶的农残标准。

  在之后的几年里,我先后多次去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浙江大学、安徽标准化研究院等院校学习,在各科研院校的大力支持下,我要求茶园管理人员把质量安全追溯可控体系落到实处,也就是说我们把茶园基地、工厂及茶叶生产相连接,让茶种植、施肥、培育、采摘、生产、加工、包装直到销售等8大环节得以监控,于2002年我们实现了由茶园到茶杯的质量安全可控追溯体系,这让绿茶安全有了大大地保障。

  10年来,我们建立的“从茶园到茶杯的质量安全可控追溯体系”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先是在2011年,我们的茶园被国际茶叶委员会、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中国茶叶学会等国内外五大权威机构授予了“中国最佳生态茶园奖”。紧接着在2012年,我带领采云间人开发出的采云间绿茶通过了目前欧盟制定的400余项农残检测,也就是这款茶叶,在2012年上半年出口德国绿茶总量中名列全国第二。目前,此款绿茶已在浙江、江苏、上海等省市销售,其绿色健康、滋味鲜爽的特征,正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喜爱。

  通过自己的付出,多年来一路的荆棘对我来说只有两个字“值得”。这一切只因为我喜欢绿茶。我认为:绿茶是一杯健康饮料,今后我要做的事情依然是精心培育好每一片茶芽,让绿茶回归“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原始本性,把绿色的、健康的茶奉献给大众。

  (作者系浙江采云间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