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7个月的时间,该行在山西省11个地市、110家县级联社的综合考评中,实现了从第92名到第2名。
截至2012年11月底,该行各项存款比年初净增了82842万元,增幅20.93%,余额达到478636万元。
截至2012年11月底,该行已创建信用村68个、信用乡镇1个,核发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证6628户。
截至2012年11月底,该行新增各类贷款97815万元,全力支持了辖区内7个乡镇、194个行政村、5个示范农业园区和298户小微企业的快速发展,上缴利税突破4000万元。
“我们改变不了自己是地方小银行的事实,但小银行可以有大气魄,也可以有大作为,我们就是要不断创新、不断发展、不断超越,打造国内一流的最具特色的中小银行。”山西榆次农村商业银行董事长曹双马表示。
正如曹双马所说,自2012年5月底挂牌开业以来,榆次农商银行充分利用改制带来的新契机和新优势,按照“指标逐月向好,效益按季评优,利润年年增高”的总目标,实施了一系列大刀阔斧地改革创新,不仅突破完成了各项年度经营目标,而且在品牌创新方面完成了“六个首创”,仅仅用了不到7个月的时间,就在山西省11个地市、110家县级联社的综合考评中,实现了从第92名到第2名的跨越。
重塑形象 开启破冰之旅
2012年初以来,伴随着各大股份制商业银行存款竞争的“白热化”,全行存款一度下滑近5亿元,并且还有近4亿元存款要转增股本金。面对如此巨大的压力,榆次农商银行新一届领导班子没有却步,而是在一周内走遍了全行24个网点,并连续召开了3次行党委会议,把“提振职工信心、整肃工作风纪、改变服务形象”列为了首要工作,并不断完善形象。
首先,由该行党委成员分片组织开展了员工家访和征求意见活动,明确了每一个工作岗位的权利和义务,提高了员工的绩效额度和福利待遇;其次,聘请上海专业咨询公司对全行干部职工进行了为期半年的礼仪服务培训督导,并为每一个营业网点配备了电子服务监督卡和多媒体视频终端;再次,是先后斥资276万元进一步加大了广告宣传力度,使整个榆次乃至晋中的电视、广播、报纸、杂志,以及公交站牌、公交车身广告、高速路牌和红绿灯广告等,都成为了榆次农商银行的前沿宣传台。
良好的形象不仅带来了良好的口碑,而且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该行不仅在2012年的市、区两级财政开户招标中一举夺魁,而且还使资金组织工作实现了大跨越,截至2012年11月底,各项存款就比年初净增了82842万元,增幅20.93%,余额达到478636万元。
创新管理 激发转型动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对于一家银行而言,更是如此。为了彻底摒弃农信社长期以来落后的经营理念和粗放的经营方式,榆次农村商业银行从创新管理入手,把转型跨越的重点扎扎实实地落在了“六个首创”上。
一是在全省农信社首家发行直对粮农的专属第一卡——“信合通·福农金粮卡”,有效解决了辖内45000户农民的金融结算需求和小额信贷需求;二是在全省农信社首家自主研发并推广使用手机OA系统,使全行内部管理工作踏上了规范化、科学化、效率化的良性轨道;三是在全省农信社首家开办银联手机在线支付业务,为各兄弟联社顺利开展宣传和推广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四是在全省农信社首家发行“金农商”系列理财产品,进一步丰富了辖内城乡居民的投资理财需求;五是在全省农信社首家推广“三色”差别化稽核管理办法和“案防工作日志”制度,使全行的平均违规率和业务差错率降到了历史最低点;六是在全省农信社首家以“一号文件”的形式下发全行内控管理制度汇编,为尽快打造一支具备先进商业银行经营理念和敏锐风险管控意识,同时又充满工作热情的员工团队奠定了坚实基础。
谋近思远 呈现跨越之势
为了切实兑现“改制不改支农方向,换牌不换支农情怀,谋利不忘支农重任”的发展承诺,榆次农商银行始终坚持“扎根农村、贴近农民、服务三农”的发展路径,充分利用“点多面广”的优势,把推动转型跨越发展的切入点牢牢放在了做好惠农、强农、优农文章上。截至2012年11月底,该行已创建信用村68个、信用乡镇1个,核发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证6628户,新增各类贷款97815万元,全力支持了辖区内7个乡镇、194个行政村、5个示范农业园区和298户小微企业的快速发展,上缴利税突破4000万元。
同时,该行新一届领导班子还制订提出了新的中长期战略规划和愿景目标。根据规划,榆次农村商业银行将在市、区各级政府的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牢坚持“服务“三农”、服务社区、服务小微企业”的市场定位,始终走“差异化、特色化、精细化”的发展道路,进一步强化“风险就是生命线,效率就是竞争力”的经营理念,加快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力争用3至5年时间再造一个“榆次农商银行”,并通过引入战略资本,实现跨区域经营,构建“立足晋中,面向山西,走向全国”的跨区域网络布局,打造国内一流的最具竞争力的特色中小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