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3年1月4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河北邯郸市供销合作社农社对接让菜篮子更健康

宋志杰 李建梅

  每天上午,一箱箱标有绿色有机蔬菜标签的新鲜蔬菜送往邯郸市内小区,前来购买的居民络绎不绝。“这里的蔬菜品种多、新鲜,更重要的是都是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吃了更健康、更放心。”这是河北省曲周县供销合作社农社对接的一个缩影。  

  依托专业合作社建设有机“菜园子”

  为使百姓餐桌“绿起来”,邯郸各县级供销合作社发展生态农业,推广使用生物有机肥,加强对农民绿色农业知识的培训和技术指导,生产特有绿色食品,打造新型农业产业化服务体系。曲周县社第四疃镇依托“基层社+基地+农户”的形式扩大有机蔬菜种植规模,该社在土地流转区域建立了有机蔬菜种植基地。依托银博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养牛基地产生的粪便,建成了有机肥厂,年消化秸秆1000吨、牲畜粪便1000吨,年产有机肥1500吨。有机肥主要用于扩大有机蔬菜种植,现有有机蔬菜种植基地300亩,建成规范化日光温室31栋、中型温室10个、露地种植50亩,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通过发展有机蔬菜产业化经营,吸引更多的农民加盟;通过提高种、管、收、销等农业产业现代化管理,实现了社农双赢。预计年可产各类有机蔬菜225万斤,实现产值900多万元,为农增收200多万元,惠及社员180余人,供销合作社盈利100多万元。四疃镇杏园村民袁振建说:“原来自己种责任田,一年忙到头,每亩地纯收入不足千元。现在种植有机蔬菜,一年收入两万五千多块钱,感谢供销合作社为农民找到了挣钱的好门路。

  建立直销店带绿色农产品进社区

  基地如果比做龙头的话,龙尾是百姓的餐桌,那么连接龙头、龙尾的龙身就是社区直销店。邯郸市社按照“政府主导、财政扶持、供销社主办、市场化运作”的原则,以建设社区直销店为重点,探索生鲜农产品直销网络建设。经过调研确定,邯郸市供销合作社副食品总公司与家门口果蔬超市达成了生鲜农产品直销体系建设意向,成立河北百蔬园农产品贸易有限公司。供销合作社控股51%,职工出钱认股,副食品总公司筹资近70万元。2012年10月12日市社、家门口果蔬超市就“生鲜农产品直销体系”建设举行签约仪式,标志着生鲜农产品直销体系建设正式启动。供销合作社与家门口果蔬超市的合作,以社区为直销店,各店统一装修、统一配送、统一价格、统一服装、统一管理,以邯郸市周边县蔬菜基地、曲周有机蔬菜基地、永年绿色产品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食用菌种植基地和中原副食城种植养殖基地等为直采点,以供销合作社冷链物流配送中心为依托,建立了生鲜农产品直销体系,为社区居民提供一日三餐所需的服务项目,力争办成“政府得民心、群众得实惠”的民生工程。目前,新公司已完成工商注册,配送中心正在紧张建设。以市社冠名的“宜家宜厨生鲜连锁超市”在邯郸市家和、广厦、万浩枫景、新科元等社区开始试营业。

  依靠特色服务做实做强绿色农产品

  有了基地和社区直销店,贴心服务就是最好的品牌。围绕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认证增加品牌示范带动作用,从源头上保证农产品的高品质。大名束馆供销合作社与省、市农业院校、科研单位合作,引领当地农民发展蔬菜、林果种植和肉鸡养殖,蔬菜注册“泰佑牌”商标,6个蔬菜品种通过国家有机生态产品认证,从山东寿光远销国外市场。邯郸县富成蔬菜专业合作社推广反季节、高技术、精品特色蔬菜种植,年销售无公害蔬菜8000余吨,销售收入1000余万元。该社天盈畜牧养殖有限公司注册的“搴加惠”无公害生猪品牌被评为“全国肉食行业绿色品牌”。

  有了品牌,“车载流通市场”开进社区服务。北张庄供销合作社天盈畜牧养殖有限公司配合有关部门,在县域内春光、春风、春晖小区以及育德花园开展“车载流通市场”试点建设,直通车送鲜活农产品至家门口,且以平均低于市场价20%—30%价格销售,两个月就累计平价供应各类鲜活农产品6万公斤。下一步,公司将逐步在社区内建设50—100平方米固定门店并推广。

  从田间地头到固定门店,农业产业化带动了科技含量高、无公害生态项目建设,促进了传统产业升级。由此,磁县高臾的“曾鑫”生态科技园、峰峰矿区义井“德意”生态种植园、西山“蕴和禾”特种养殖园、邯郸县河沙镇德信小麦专业社的观光农业示范园区等基地也先后建起。峰峰矿区义井镇西山生态园区,占地2200亩,于2010年12月工商登记注册合蕴和禾专业社。通过“农户+合作社+公司”产业化经营,观光旅游农业销售,有效促进现代高效农业发展,形成了“蕴和禾”无公害农产品以及生态观光旅游专项。

  “百姓盘中餐,情系供销社”,“菜篮子”实现农社对接,构建农产品生产基地与创新型流通机制,节约流通时间和成本,形成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三位一体”,从基地到零售终端的直通网络,有利于促进农产品向深加工发展,有利于环境和农业资源的保护,有利于广大群众“菜篮子”更绿色、更健康。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