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驻云南记者 饶永) 12月12日上午,6辆中巴车浩浩荡荡地开进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砚山县稼依镇店房村小组,引来许多村民观看。砚山县四套班子主要领导率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及各乡镇领导“陪同”40位来自全县各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前来参观考察该村的洋洋养殖专业合作社。
参观的同时,洋洋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史安介绍了合作社发展情况。合作社现有社员58户,投入资金700万元,户均养殖奶羊60只,全部实行“统一项目资金安排,统一养殖厩舍改造,统一养殖饲料配方,统一技术指导服务,统一品种更新改良,统一奶羊品种采购,统一组织乳品外销”的模式运作,每只羊每天产奶3公斤,羊粪还可以卖钱,按当前的奶制品价,扣除成本后每只羊每天可为社员带来10元的收入。
据砚山县供销合作社领导介绍,近年来,砚山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2011年8月,出台了关于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意见,成立了以县委副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县级25个部门为成员单位,下设办公室在砚山县供销合作社,由县社主任担任办公室主任。2012年,又调整为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任常务副组长,县委副书记、副县长任副组长,使组织领导力度进一步加强。截至今年11月底,全县依法注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有103家(其中省级示范社3家),入社社员1889户,覆盖81个行政村;农民专业技术协会36家,有会员5700余人,覆盖36个行政村。合作社及农民专业技术协会已经覆盖全县86%的行政村。农业组织化程度得到了提高,整体水平得到了提升,农民收入明显增加,社员平均收入高出非社员20%以上。合作社管理机制不断完善,目前全县有6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协会)内部建立了党组织。
考察结束后,县委、县政府还召开会议对4家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6家农民专业合作规范社及部分推动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奖励。县长李红还与各乡(镇)、管理区签订了2013年规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责任书。
县委书记李云龙提出,到2016年,全县每个特色优势产业和大宗农产品生产基地都至少有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全县合作社工商登记总数要达到400家以上,示范性合作社50个(省级10个、州级20个、县级20个),入会社员5万户以上,带动60%的农户参与;30%以上的合作社实现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规范化管理,成员收入比当地未入社农户高出30%以上。从2013年起,每年新发展专业合作社50个以上;从2012年起,每年重点扶持5家示范性合作社。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认真履行职责,突出工作重点,强力抓规范提升,全力培育和打造一批致富效果明显、示范效应良好、推动作用明显的示范性合作社。今年的工作重点,增量方面要新办专业合作社25个以上;扩展方面要把专业合作社覆盖到农机、土地流转等领域;提质方面要紧紧围绕现有的几家办社较为规范、产业基础较好、增收效果较为明显的专业合作社,大力开展提质工程,积极探索“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促进产业更好更快发展;同时也要积极申报一批省级示范性合作社,为全面推进该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