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2年11月27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创业发展管理 质量品牌当先

□ 杨 靖

  1993年5月,开设首家加盟连锁店张一元房山店。
  1995年闽东张一元茶叶有限责任公司成立。
  四川张一元茶叶生产基地。

  创业:特点和质量重于一切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素就是发展。1992年,北京张一元茶叶公司成立伊始,公司领导就意识到,企业是创造财富的主体,也是实施科学发展观的主体。当时正式员工仅32人,帐面可用资金只有6000元,唯一的门店是位于大栅栏街里的张一元老店。当时茶叶的经营品种只有几十种,主要是中、低档的茉莉花茶,绿茶寥寥无几。就是在如此困难的条件下,张一元开始了艰苦的创业。 

  1.摆脱传统供销方式,打造张一元特色品牌。

  张一元茶叶公司成立后,公司领导充分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走出统购包销的计划经济经营方式,开辟了一条适合自己的新路。为了使公司有稳定的货源,他们怀揣50万元汇票,满怀着振兴张一元的希望和决心,奔赴闽东山区。为了节约开支,他们从北京到福建,一路都是坐火车硬座,下了火车则是步行进山。公司领导带领职工反复上山,与茶农不断沟通,并走访了多个茶厂,功夫不负苦心人,最终建立了产销关系。至此,张一元才有了固定的货源。

  1993年,在茶叶市场还没有完全放开之时,京城所有茶店均采取统一供货的形式,所售茶叶毫无特色可言。要想在竞争十分激烈的市场中打出一片天地,恢复老字号的传统口味就成为当务之急。为此,公司领导带领职工多次拜访老师傅、老顾客以及张一元创始人张昌翼的后代,了解张一元传统特色配方和制作工艺,进行反复研究和试验。最终寻回了“汤清味浓、入口芳香、回味无穷”的张一元茉莉花茶的特点,并于当年正式投放到市场,深得老北京人的肯定。凭借这份独特,张一元迅速占领了市场,并且从众多老字号和知名企业中脱颖而出。 

  2.走自产自销之路,建立茶叶生产基地。

  随着市场的放开,张一元清醒地意识到,要想保证茶叶质量,就必须从源头抓起,建立自己的生产基地,走自产自销的道路。张一元的创始人张昌翼经营时期,便开始与闽东的茶农合作。受此启发,张一元的后人便有了追根溯源的念头,决定在闽东建立茶叶基地。1994年,张一元成立了第一个茶叶生产基地——闽东张一元茶叶公司。凭借其茶叶独特的口味,迅速占领了市场,实现茶厂高额的产值,张一元的牌子也由此在茶区打响。此后张一元的茶叶基地如雨后春笋般在南方各茶区迅速建起,并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3.坚持诚信经营,将质量视为企业生命线。

  从张一元创业起的那天,就以诚信为立业之本,秉承了历史上徽商铸造的儒商精神。如今,张一元的后人不但将“诚信为本”的企业精神代代相传,将“儒、礼、容、恒、德、信”高悬在每一家店铺中,更在此基础上提出“人品如茶品,好的人如好的茶一样至清至纯”的人文理念。在一买一卖的短短几分钟里,传达着浓浓的茶情与商道。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张一元从货源抓起,建立自己的茶叶基地,初衷之一就是为了确保质量。每选择一个基地,都要严格考察,以确保产出茶叶的质量。1993年张一元制定了《企业产品标准》,所提出的质量标准甚至高于国家的标准。从1995年起,张一元成为茶行业中首家将产品主动送到检测部门检测的企业,至今的历次抽查中,保持着全部合格的完美业绩。当时“食品安全”在市场中还是一个生僻的字眼,消费者还不了解“农残含量”这个名词,而张一元对其控制已经达到国际水平。对消费者负责,对企业负责,对社会负责,确保消费者喝到放心的茶,张一元所售产品,都要经过产茶当地的理化指标检测、国家有关检测部门复检的双重检查。对产品质量的严格把关,使其得到了各个方面的认可,在全国的茶叶生产分装企业中,第一个通过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QS级)认证,并被中宣部等六部委联合授予“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点”称号。此后,张一元的产品先后服务于奥运、世博两大国际盛会,用没有证书的最高荣誉再次印证了过硬的产品质量和品牌信誉。    

  发展:品牌决定高度 

  1999年,国家制定了国有资本逐步退出第三产业的基本政策。在当地区委、区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经过转制,北京张一元茶叶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成立。改革使张一元获得新的发展动力。在走过初期创业的艰难历程之后,踏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经营方式实现重大突破,打造民族品牌获得成功。 

  1.经营方式实现重大突破。

  在解放思想和与时俱进的思想指导下,张一元虚心学习国内外企业的成功管理经验,经营方式实现两大突破。

  一是实现由单店经营向连锁经营的转变,由直营连锁向加盟连锁的转变。这一转变,使老字号“张一元”遍布京城。

  改革初期张一元根据自身的特点,果敢地走上了提高品牌认知度、扩大企业规模的连锁经营之路。1993年,第一家连锁分店诞生,至今已发展到200余家。张一元的扩张快速却不盲目,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一直把对消费者“诚信”放在首位。为此,公司对所有连锁的店面都实行了五统一(统一标识,统一商品质量,统一进货,统一商品包装,统一服务方式)的管理制度。近年来,还加大了对品牌输出、管理和监督的力度,对加盟商进行严格考察,同时对加盟店的员工进行培训,派出有经验的管理人员,到加盟店中参与经营、管理和指导,其后还要定期抽查,确保规范化运营。对不符合张一元要求、有损信誉、有损消费者利益又不改正的或经营不善的分店及时终止合同。为了适应不断发展的市场,张一元历经缓慢摸索阶段和快速发展阶段,逐步完善和提高,终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连锁之路。

  二是实现由单一商品经营向产品多元化的转变。

  张一元在“做强、做大、做精、做专、做名”的原则下,在经历全面调整、巩固后,开始果断涉足新领域。2000年,公司与北京邮政速递局合作,在茶行业首次推出茶叶速递业务。2003年,为了不断推进张一元品牌,成功组建了张一元饮品公司,生产出自己品牌的茶饮料、果汁饮料和大桶饮用水。现在,张一元的纯净大桶水已经成为爱茶人士必备的泡茶水。2004年,在福建省福鼎市合作建立张一元科研基地,经过不懈努力,挖掘传统工艺,当年就将失传30多年的柚子花茶成功地推向了市场,2008年又成功再现了传统工艺断档58年的茉莉毛尖。

  2.打造民族品牌获得成功。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张一元怀着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以弘扬民族精神为己任。为了做精、做专、做名、做强、做大这个中华老字号,从平面广告到影视广告,从单一的茶叶经营到健康饮茶的宣传使者,开始了全方位、立体式的品牌宣传。

  1999年,张一元举办了北京有史以来的第一个绿茶节,不但极大丰富了京城茶叶品种,成功引导了京城的茶叶消费,而且成为北京市春茶节的前身。而后建立起先进的绿茶保鲜配送流程,对绿茶实施了保鲜销售。张一元在悄然间成功地转变着传统的形象,使人们渐渐认识到,买名优花茶到张一元,买名优的绿茶一样也要到张一元。2004年,其率先在京城推出了普洱茶展览,并邀请著名普洱茶专家进行专题讲座,为日后到来的普洱茶热打下了基础。2006年又推出现场制作普洱茶饼业务,均受到广大顾客的欢迎。

  改革初期,当全国茶叶刚刚走出统购统销经营的时候,张一元便在全国首家推出印有自己品牌的茶叶罐,这使该品牌迅速传遍京城。2002年,在电视台成功推出形象广告“金般品质,百年承诺。中国茶——张一元”,奠定了其在茶行业中的突出地位,对其产品及经营活动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最大限度地提升了企业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

  茶,是世界三大健康饮品之一,张一元责无旁贷地担当起健康饮茶的宣传员。在社区茶文化讲座和每届茶叶节上,公司都要把茶文化和健康饮茶知识印制成册,送给每位顾客,在顾客心里逐渐形成“绿色使者、健康顾问”的全新形象。

  管理:不断向现代化迈进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企业要向现代化管理要效益”的理念在张一元日益深入人心,管理方法的科学化,加强生产经营的信息化亟待建设。2003年,公司投入重金,与清华软件公司合作,在没有任何现成经验可以借鉴、又要充分估计到茶行分散售货、分散收款等特点的情况下,历经一年,成功研制出一套茶行业的ERP电脑管理系统。该系统不但实现茶叶批发、出库管理的电脑化,而且使每家单店,甚至每台秤都与总部实现远程联网,及时上传数据,各店情况清晰透明,还可以方便快捷地进行网上订货等诸多功能。这一重要举措,为张一元的经营决策者在第一时间分析市场行情、把握市场发展趋势、了解消费者需求等,提供了及时而且准确的数据支持,也使得这家老字号的现代化管理水平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