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23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科学发展 助推农信社改革迈向高速路
——“何平新九论”对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的启示
河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焦作市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 刘自彬

  河南省农村金融服务“三大工程”动员会议以来,焦作市农信办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高度重视,周密部署,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农村金融服务进村入社区、阳光信贷和富民惠农金融创新等“三大工程”,取得了明显成效。

  上图为农信社工作人员在了解农户生产经营情况。郭群来  图/文

  下图为农信社工作人员深入企业,了解企业资金需求和生产经营情况。王普  图/文

   近期,《河南日报》“再论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系列政论文章陆续发表。对河南省“两不三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道路进行了深入解读, 凝聚了对科学发展的理性思考,凸显了对发展难题的准确把握,展示了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具有鲜明的理论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要实现科学发展观,笔者认为:

  首先要更新观念,强化发展意识。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发展是硬道理”。要摒弃因循守旧,固步自封、小富即安的思想,要有发展意识、改革意识、创新意识。面对当前激烈的金融市场竞争,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发展意识,要充分认识面临的严峻形势。伴随着农行重返农村、邮储银行的成立、村镇银行的挂牌等,农村信用社(农商行)在农村金融一家独大的局面,已一去不复返,众多金融机构争相抢夺农村金融蛋糕,在这场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我们不进则退。因此要把思想观念真正转到科学发展上来,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站稳农村金融领头军位置。

  其次要解放思想,坚持与时俱进。我们不能小进即满,小富即安,要看到危机和竞争,要有大目标、大气魄、大手笔、跨越式发展。要敢于碰硬、敢于探索、敢于突破,要有开拓创新精神,特别是领导干部,各级领导干部是思想举措的制定者和实施者,是科学发展的引领者和监督者,领导干部思想解放到什么程度,领导方式创新到什么程度,发展方式转变就会推进到什么程度。金融工作同样需要创新,作为信用社的领导干部,我们要静下心来,认真研究金融政策,深入调查市场形势,创新金融产品,创新服务方式,以创新推动工作,以创新推动发展。

  再其次要真抓实干,转变作风。作风决定效益、作风决定环境、作风决定形象,要讲实话、讲真话、防止假大空;要谋实事,深入基层解决发展和群众最关心的问题;要重实绩,成就一番大事业;要求实效,落地有声,立竿见影。科学发展观要靠科学求实的态度和真抓实干的作风来贯彻落实,加强作风建设要围绕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来进行。应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精力投到抓落实中,坚决克服浮躁情绪,反对形式主义,决不能做表面文章、搞花架子。领导干部转变作风需要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找准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问题找准了,最重要的就是“做”,即按照党的优良作风的要求转变自己的作风。

  结合焦作农信社实际情况,要实现全市农信社健康可持续发展,就要进一步号召全市农信社干部职工牢固树立“审慎、规范、稳健”的经营理念,形成“按制度履职,按规矩办事”的浓厚氛围:

  以推进规范化运作为目标

  切实提升管理水平

  规范化运作是农信社改革发展的重要保证。要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运作程序,增强内部活力,形成高效、优质的运行机制,全面提升管理水平。

  加强对人的管理。一个单位能不能管好,主要还是看“班长”,他在单位中居核心地位,起关键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领导班子的强弱以及一个单位、一个部门工作的好坏。因此要加强对县级行社和信用社(支行)一把手的管理,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强化监督管理。各行社也要注重对重要人、重要岗位、重要空白凭证的管理,力促按章守法,合规办事。

  加强贷款管理。信贷资产质量是农信社生存发展的生命线,信贷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农信社的生死存亡,成也信贷、败也信贷,信贷是各项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在贷款管理上,要做到三个坚定不移:坚定不移按制度办事;坚定不移推行贷款首长负责制;坚定不移推行责任贷款终身追究制。要持续做好贷款公示制度,从源头防范风险。在贷款投放上,要优化结构:拿出三分之一的贷款规模做社团贷款;拿出三分之一的贷款规模实行普惠制银行管理模式,大力推行阳光信贷工程,积极支持群众消费贷款和有特色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拿出三分之一的贷款规模做抵(质)押贷款等。在投放理念上,要转变过去与企业同生死共患难的思想理念,在贷款投放的同时,应首先考虑如何收回贷款,防范风险,实现“全身而退”,要逐步建立贷款退出机制。

  加强财务管理。一是财务工作要发挥好三大功能:资源配置功能、经营核算功能、服务控制功能。二是各行社要引进市场化的机制,谁的效益好、谁有效发展快,谁就收益大,同时推行多元化的核算模式。三是严格控制费用,按照省联社的“费用增幅低于收入增幅”原则,有保有压,对固定费用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对可变费用实行预算管理,总额控制,按月考核。四是规范薪酬分配制度,合理调控工资收入级差。

  加强风险防范。持续抓好“三道防线”建设,实行自上而下责任追究办法,全面实现横向制约,纵向制衡监督网络。一是突出抓好前台人员第一道防线建设,加大法律法规教育、警示教育和对违章违纪违规行为的严肃查处,使全员特别是前台人员不断提高照章办事、合规操作的自觉性,维护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二是突出抓好行社职能部门等监督控制人员第二道防线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其在防范风险方面的关口作用。三是充分发挥纪检监察第三道防线作用,纪检部门原则上不检查到信用社(支行),发现问题的,可以延伸检查。

  加强对重要凭证和重要工具的管理。切实抓好重要凭证、印章和重要物品的管理,对于因管理不严或制度落实不到位造成印章、重要空白凭证等重要物品丢失、损毁的,将从严追究相关人员责任,造成重大损失的,将按照“赔偿、走人、移送”予以严厉处罚。

  以党风廉政建设为抓手

  优化改革发展环境

  做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重大、意义深远。完成工作目标、纪检监察具体任务,关键是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推进“两转两提”,发挥纪检监察职能,优化改革发展环境,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我市农信社持续稳定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严明政治纪律。要深入开展政治纪律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大局意识、机遇意识、发展意识和责任意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联社的决策部署上来,把意志和力量凝聚到改革发展目标任务上来,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始终理清发展思路、始终坚持砥砺奋进、始终做到求真务实,坚定不移地推动协调科学发展,坚定不移地维护农信社大局稳定。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弄虚作假行为,坚决反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各行其是的行为,坚持反对本位主义,着力推动形成全辖上下意志统一、运作协调、合力推进改革发展的局面。

  加强作风建设。一是扎实开展“整肃风纪”专项活动。按照省联社要求,紧紧围绕“整肃风纪、提升效能”的总体目标,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着力解决当前农信社存在的机关作风“漂浮”、基层服务效能“低下”、制度执行“棚架”等突出问题,营造风清气正氛围。二是把加强党性党风党纪教育贯穿于改革发展的全过程,引导党员干部弘扬根植中原大地的“愚公移山精神”、“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和河南人的“三平”精神,大力倡导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作风,坚决反对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的保守主义;大力倡导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作风,坚决反对贪图虚名、好大喜功的形式主义;大力倡导廉洁奉公、艰苦奋斗的作风,坚决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大力倡导批评和自我批评、敢于监督和虚心接受监督的作风,坚决反对回避矛盾、不讲原则的好人主义,激发调动广大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动作用,在全市农信社上下形成同心谋事、协力干事、团结共事的良好氛围。三是大力开展行风建设。深入推进“群众满意的基层站所”创建活动,建立民主评议、“神秘人”暗访、举报奖励等行风监督体系,大力整治故意刁难群众、吃拿卡要等不良行为,如果说一个单位或部门大面积出现问题,要追究主要负责人领导责任。四是坚持把廉洁从业和职业道德贯穿于党员干部培养、管理和使用的全过程,引导党员干部正确对待和依法行使权力,自觉遵守《廉政准则》,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推动领导方式转变。各级农信社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是改革发展的中坚力量。各级行社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积极转变领导方式,切实从旧的工作理念、工作方法和工作水平中脱胎升级,不断增强抢抓机遇、应对挑战的洞察力,驾驭全局,统筹协调的掌控力,遵循规律、实事求是的运作力,从容清醒、化危为机的应对力,敢想敢干、锐意进取的创新力,实干为先、求实求效的执行力,恪尽职守、忠诚履责的向心力,发展为民、团结奋进的凝聚力,练就推动农信社改革发展的过硬本领,努力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

  加强绩效管理。推行绩效管理制度,科学确定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和办法,严格奖优、治庸、罚劣,在这里我再强调一点,2011年1月1日以后,不良贷款绝对数必须是零增长,要以清收盘活不良贷款为切入点,在全辖掀起争创“红旗社”活动,对照创建标准,自我加压、奋力争先,对能够实现有效发展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重奖,在物质和政治上给予合理待遇,要把“重人品、看业绩”作为选拔干部的一个重要标准,真正体现“有为有位”的用人工作理念,切实调动干部职工工作积极性。

  加强监督检查。按照省联社的要求,围绕农信社改革发展的重点领域和重点工作,突出权力集中领域、风险防控领域和监督薄弱领域,加强对各行社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坚决防止和纠正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以及执行中的“梗阻”现象,严肃查处阳奉阴违、欺上瞒下、失职渎职、徇私舞弊的行为,保证省联社和市办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加强对决策行为的监督制约,认真落实“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坚决杜绝独断专行和滥用权力的现象,坚决制止和纠正超越权限、违反程序的决策行为,确保改革发展重大事项依法决策、民主决策、科学决策。

  以“制度、履职、追究”为主线

  构建长效管理机制

  “制度、履职、追究”是办好焦作农信社(农商行)的三大基石,不执行制度要追究,不履职也要追究,三者缺一不可。各行社要始终坚持以“制度、履职、追究”为主线,扎实推动焦作农信社有效发展。

  规矩做事。规矩是人们做人行事的准则,按规矩办事是一种很浅显、很基本的道理,但是,在遇到具体事情时,总有一些同志想走“捷径”,还有少数同志只看来头不管制度,只看关系不讲原则,只看利益不守法纪,把“潜规则”当成规矩。这些行为破坏规矩的严肃性、权威性,这样必然会毁灭制度,毁灭组织,必然会导致社规社纪失去震慑力。因此一是要加强制度建设。梳理、完善各项管理制度,积极探索和建立符合焦作农信特点的制度文化,建立良好的运作机制,提高干部职工执行制度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是强化执行力。深入开展“合规执行年”活动,牢固树立合规创造价值的经营理念,强化内控执行力,逐步建立合规建设的长效机制。三是各级行社领导干部要带头执行制度,应成为制度执行的推动者、带头人,要排除个人因素,不能一个人说了算,同等的事情要一碗水端平,切实做到靠制度管人,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扎实履职。各级行社领导干部都要在其位、谋其政,不论你在哪个位置上,都要好好工作,始终秉持敬业、专业、职业的精神,认真履职尽责,确保目标完成,同时要发挥表率作用,为职工做好榜样,带个好头。每位职工都要珍惜自己的岗位,勤勤恳恳干事业,扎扎实实做工作,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争创一流业绩,真正做到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超一行。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和新一轮区域金融竞争态势,各级行社领导干部要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牢记发展第一要务,坚持在发展中发现问题、在发展中消化矛盾,在发展中促进发展,当然我们要在坚持制度的前提下,有效发展,具体要做到以下统一:一是要做到规模、质量、速度、效益相统一。只要规模,速度,效益,会带来质量问题,再者只要规模,效益,速度就上不去,四者缺一不可。二是做到总量增长与结构最优配置相统一。三是做到业务发展与风险控制相统一。

  严格问责。严格问责是提高制度执行力、实现有效发展的重要保证,定下的事就要严格执行,不能只谈奖励,不讲问责,要在明确责任的前提下严格问责,突出震慑性,起到警示他人的作用,确保从严治社真正落到实处。同志们要切记,领导就是责任,要认真履职:首先目标任务完不成要进行追究;其次每年盈余数扣除不良贷款新增数后亏损的,单位主要负责人要离职,对造成重大损失的,同时按照“赔偿、走人、移送”进行追究;三是对因个人行为造成重大损失要上追领导责任。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