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2年11月20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老昆明的茶铺记忆

□ 怀远人

  现在回忆起孩提时昆明的茶铺,多得遍布大街小巷。茶铺规模的大小、装修也有所不同,分别接待不同层次的茶客。茶铺生意都很兴旺,从早到深夜,几乎都是满座。到简陋的小茶铺喝茶的人,大多是老年人,借这里换换环境,消磨时间,享享清福。坐进茶铺,一边喝茶一边谈天说地、道古论今。

  旧时昆明城内有名的大茶铺,有三市街的“太华春”,正义路的“华丰茶楼”,门前都挂有“专售吴井水”的招牌,因此常引得茶客满座。吴井,在昆明城东环城西路与吴井路交叉口的吴井桥旁,因吴井得名。吴井水清冽甘甜,沏茶尤美,闻名遐迩。原吴井所在地建有吴井祠,过去逢年过节,附近牛街庄农民的滇戏班子便来这里清唱滇戏。昆明东南六城的茶客不远数十里,步行到这里喝着吴井水泡的十里香茶,听着清唱的滇戏,其乐无穷,吴井茶铺因而经常爆满。1999年,吴井祠原址建起了茶楼,吴井即在其中,为双眼汉白玉井栏,长约2.5米,宽约1米,井水依旧清冽甘甜,水深约四五米。

  茶铺,也并非纯粹是消闲的地方,它还是传播民间文化、进行经济贸易的场所。评书、清唱、评弹等,作为民间曲艺项目,都以茶铺为活动场所,其中评书影响最大。评书,日日夜夜、长年累月地讲,凡稍具规模的茶馆,日夜两场。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水浒》、《红楼梦》、《西厢记》以及神话故事《聊斋》等,之所以能在民间广为流传,应归功于评书艺人绘声绘色的演讲。我读小学时,被评书的艺术魅力所吸引,常和几个小伙伴晚上偷着去水晶宫茶铺听《武松打虎》、《聊斋》等评书,虽怕老师知道会批评,但还是忍不住。

  新中国成立后,昆明知名的评书艺人宋学仁,他常在灵光街、长春路茶馆表演,同时还有雷震北、刘泽民、陈玉清等艺人,他们常在文庙茶室表演,深受群众喜爱。而清唱、评弹,更能吸引一些“清客票友”,从而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如今还健在的知名评书艺人有云南曲艺家协会成员、71岁高龄的“曲艺劲松”仇炳堂,他每天下午2点至4点在东西寺塔步行街驼峰茶馆楼上讲评书。还有巡回演讲的评书艺人陈瑞华、赵忠庆等,他们都颇受群众喜爱。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