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喝茶,是缘于家庭的影响。作为老北京人,从幼年记事起,每天清晨都会看见老祖母佝偻着背,捅开炉子坐汆儿(一种可以在煤球炉子上烧开水,底部带尖儿的长圆形小铁桶),然后用烧开的水,沏上一壶酽酽的茉莉花茶,那股浓浓的香味儿,至今让我难以忘怀。
老北京人爱喝茉莉花茶,但近十年来,我忽然发现爱喝茉莉花茶的北京人有了一些变化。各种绿茶、岩茶、红茶、黑茶,开始慢慢地被北京人所接受,并悄悄地走进了寻常的百姓家里。喝什么茶?使什么壶?用什么水?都开始讲究起来,这是我意想不到的事情。最让我高兴的是大家的茶话更广泛了,从每年的气候、雨水对茶叶的生长所带来的影响,到茶叶市场的价格、品种质量、口感味道,无一不谈。 更有一些朋友,索性开了茶叶店,经常一干好友各自带上好茶到店里品评鉴赏,开起了茶会。
既然谈茶,自然就离不开水。我在参加各种茶会中,经常发现一些爱水者,不顾辛劳地将不同地方的山泉水,有的竟然是从西藏背回的高原冰川水带到茶会当中,烹泉煮茶其乐融融。更有那喜爱古琴和诗词歌赋的人,兴之所至歌咏弹奏一番,为茶会平添些许颜色。
人生如茶,品茶如品人生。人生路漫漫,不同的人其感悟也不会相同,这就像茶一样,不同的茶叶自然有着不同的味道。古人把饮茶的好处归纳为《十德》:“以茶散郁,以茶驱困,以茶养生,以茶除病,以茶养身,以茶行道,以茶雅志,以茶尝滋味,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
提到“以茶养身”,我觉得应该谈谈我这十年来对于“四季饮茶应有不同”的切实体会。 其实喝茶养人,这早已是公认的事实。按照我国传统中医理论的说法,茶叶的本身由于品种、产地不同,更有寒温甘苦等不同的茶性,所产生的效果对人体也是各异的。为了取得更佳的养生效果,人们在春、夏、秋、冬四季喝茶时都应该根据茶叶的性能功效以及对人体的直接作用,随季节变化而选择不同的种类,这对我们人体的健康是大有裨益的。
首先说春季应该喝花茶。春天的来临,使大地复苏、万物萌芽。而人体同样也和大自然一样,处于勃发之际。这个时候宜喝茉莉花茶。花茶本性温和,春天喝花茶可以驱散漫长的冬季积郁在人体之内的寒气,促进人体阳气回升阴气下降。花茶香气浓烈,芬芳袅袅,令人精神振奋。
到了夏天,则应该喝绿茶。夏天是骄阳似火暑气逼人,人们自然会出现汗多、体内津液消耗过大、烦躁不安等情况。绿茶味略苦性寒,具有消热、解暑、祛毒、败火等功效。绿茶本身颜色碧绿、汤色清澈,沁香扑鼻、清鲜爽口,滋味回甘,再加上它富含多种维生素、氨基酸、矿物质、茶多酚等营养成分。人在炎热的夏季喝一杯绿茶,既消暑解热,又平衡体内营养。
秋高气爽,正是人们收获的时节。但是由于炎夏刚过,秋天的气候比较干燥,正所谓“燥气当令”,这个时候非常容易使人们出现口干舌燥的现象,所以建议喝乌龙茶。乌龙茶属半发酵茶,性温适中,不寒不热正适合秋天饮用。在这个季节经常喝乌龙茶,会起到滋肤、益肺、生津、润喉的作用。并且能够有效清除体内余热,恢复津液的充足。
到了严寒的冬季,由于气温较低,寒气凝重,使人体机能减弱,阴气上升阳气下降,此时喝红茶最为适宜。茶的养生之道贵在于御寒保暖,提高抗病能力。而红茶性味甘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冬季饮用,恰好可补益身体、积蓄阳气、生热暖腹,帮助人体增强对于冬季气候的适应和抵抗能力。此外,冬季人们的食欲增进,往往喜食油腻,饮用红茶可以起到去腻、开胃、助养生的功效,使人体更好地顺应自然环境的变化。
十年的变化,我觉得随着人们对于茶的兴趣不断增加,整个茶界领域都会朝着繁荣的方向大刀阔斧地前进,爱茶人的队伍也自然会不断地得到发展和壮大。
(作者系中国茶文化北派茶礼法脉传承者、北京史地民俗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