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2年11月6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积极发挥知识经济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
国际智库产业示范区布局二连浩特


  中共二连浩特市委副书记、市长包崇明(右)在签约仪式上。

  本报讯(记者 贾书哲)  11月2日,由中国智库产业区发展(控股)有限公司与二连浩特市政府就“二连浩特(中蒙俄)国际智库产业示范区”签约仪式在北京举行,同时正式发布“十一五”国家重点项目智库产业研究成果。《二连浩特(中蒙俄)国际智库产业示范区战略合作协议》、《二连浩特(中蒙俄)国际智库产业示范区课题规划协议》和《二连浩特(中蒙俄)国际智库产业示范区战略合作伙伴合作协议》进行现场了签约。 

  国务院参事、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和改革研究院院长任玉岭指出,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间,中国智库机构从最初的官方智库发展到如今官方与民间智库并存的局面。对于智库发展来说,国家的政策支持显得极其重要,尤其对于智库产业的研究和实践探索。

  智库产业这一术语产生于21世纪的中国,是中国学术界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自主创新的重大成果。在二连浩特布局智库产业示范区,既是对二连浩特城市发展特色的肯定,也是智库产业实践路径的一种探索。通过智库产业区的建设,将中央的各项发展政策与各地的独特性优势资源相互结合,发挥知识经济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形成区域的人才高地,促进地区经济的科学发展和地方政府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解决国家战略的落实问题、区域决策能力问题、区域人才短缺问题、区域产业升级转型、技术和制度后发优势、区域间竞争问题、事业单位改制等诸多问题。

  中共二连浩特市委副书记、市长包崇明说,二连浩特是全国首批13个沿边开放城市之一,是我国对蒙古国开放的最大口岸,是连接欧亚重要的“桥头堡”,在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积极发展新型战略产业,构筑大产业、大园区、大项目“三位一体”的新型口岸经济发展架构,增强对高科技、高附加值、高度节能环保产业的承接承载能力,是二连口岸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战略选择。

  包崇明强调,智库产业是一种新型战略产业形态,通过聚合高端人才、聚集高端要素、聚焦高端产业而助推产业关联升级,引领高端产业始终处于时代发展的前沿,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兴“动力产业”。在发展机遇期,二连浩特与中国智库、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和改革研究院在战略思维、发展模式和加强合作、共同发展方面达成广泛共识,迈出了长期合作共同发展的第一步。随着该项目的建成,二连口岸发展档次将会得到明显提升,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水平将会取得新成效。

  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和改革研究院的智库产业研究最新成果,是对国务院参事任玉岭教授、“十一五”国家重点项目负责人于今教授率领的东中西部区域发展与改革研究院研究团队在智库研究及智库产业研究领域各项成果的一次总结。智库发展作为课题研究的重点,在全国率先进行了这方面的探索与实践,智库产业作为一种国家政策和战略的研究成果属于首次明确提出。据悉,该院借助“十五”国家重点项目五个统筹、“十一五”国家重点项目科学发展观研究成果和《国家智库》、《中国智库》、《中国智库发展报告》三大品牌,形成了一套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和成果。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