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国家缓控释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在山东临沭召开了2012年度工程技术委员会会议。与会专家充分肯定了“中心”筹建3年来所取得的成绩,并对“中心”今后的建设发展提出建议。中国科学院院士朱兆良、南京农业大学教授沈其荣、国家化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常务副主任刘刚、农业部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土肥处副处长杨帆、中国农科院研究员白由路,国家缓控释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山东金正大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万连步等专家领导出席本次会议。
与会专家认为,“中心”3年组建期间,严格按照科技部下达的计划任务执行,得到依托单位人、财、物等各方面全力支持,在缓控释肥的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工程化工艺技术研发、人才培养与人员培训及开放服务、内部管理与自我发展、带动行业发展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尤其在植物油脂和水性聚合物等新型控释材料研发、60万吨/年作物专用控释肥工业化工艺设备开发、农机农艺结合的高效肥料施用技术等方面取得较大进展。
据介绍,3年间,“中心”承担省部级以上项目20项,完成11项省级科技成果鉴定;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起草的《控释肥料》行业标准颁布实施;获得发明专利授权47项、发明专利申请受理36项;科技成果先后在山东临沂与菏泽、安徽合肥、辽宁铁岭、河南驻马店等地实现产业化;缓控释肥产品推广面积近7000万亩,推动了我国缓控释肥产业从小到大的快速发展,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提高了国际竞争力。
与会专家表示,“中心”提出的今后研究重点符合缓控释肥产业发展的方向与需求,并建议:一要进一步加大国际交流合作力度,通过举办国际会议、制定缓控释肥料国际标准等方式,扩大我国缓控释肥在国际上的影响;二要进一步明晰未来3年规划目标、考核指标和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