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安阳市市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不断加大支持小微企业的工作力度,实现资金与服务并举,信合与企业互动,积极摸索出一条“注重实际、创新产品、阳光办贷、专业服务”的小微企业信贷新模式。截至2012年9月底,该联社各项贷款23亿元,其中小微企业贷款占比28%。
追踪服务 送贷上门
“没有信用社的帮助,公司发展不到现在的模样。”看着紧张忙碌的生产流水线,华龙公司董事长张军笑容满面。
今年年初,该企业投资300万元扩建厂房、更新设施,使得流动资金需求增加,加之棉花价格持续下降影响棉布销售,导致流动资金出现紧张。正在犯愁之际,当地信用社一支“送贷小分队”主动上门,13天的时间为企业发放流动资金贷款200万元,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该公司能迅速得到信用社的支持,得益于该联社支持服务小微企业的一系列优惠政策。该联社通过建立客户项目数据库,对重点企业提供跟踪服务,使信用社能及时掌握客户经营情况;通过成立“送贷小分队”,主动为客户提供上门服务,方便了企业,提高了客户满意度。
创新担保方式
“没有抵押物,原来也能到信用社贷上款。”饲料加工厂的孙老板这两天喜上眉梢。
孙老板办的饲料加工厂在当地养殖户中颇有影响,价格公道,还能赊账,饲料一直是供不应求。为扩大生产能力,老孙投资20多万元又上了一条新的生产线,眼瞅着机器安装调试基本正常,本该高兴的他却犯起了“钱愁”。虽然买设备只花了20多万元,但从存货、生产、销售至资金回笼则需要60多万元周转4个多月。已经进入玉米的收购期,如果筹不到120万元饲料加工厂就得停产。当地信用社了解情况后,通过“入库玉米抵押+赊欠饲料用户担保”的方式向老孙授信80万元,并且采取“一次授信、循环使用”的方式,解决了老孙的燃眉之急。
缺乏足额的抵押担保一直是制约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重要因素。为此,该联社不以作为第二还款来源的抵押品作为放款的唯一条件,而是根据企业特点与风险控制要求,灵活设置出“法人+自然人”、“股东+客户”、“抵押物+保证人”、“应收账款质押+库存产品抵押”等担保方式,并采取“一次授信、循环使用”的方式,解决了小微企业担保难、贷款难的问题。
“三缘优势”帮扶小微
“没有生产规模,只要有信誉有能力同样能得到支持。”针织内衣加工公司杨总感慨道。
四年前,复员军人小杨东拼西凑了20万元干起了针织内衣加工,凭着军人敢闯敢干的性格,小杨的生意也算是风风火火。为了扩大生产,小杨想到了贷款,但是由于担心自己没有积累和规模,小杨一直心有忐忑。但是信用社鉴于对他人品与能力的了解,首次贷给了他10万元。四年来,经过小杨不懈的拼搏,他的公司的资产规模发展到了200多万元,信用社对公司的授信额度也增加到100万元。
创业阶段的小微企业作为弱势群体,存在资本积累少、规模效益小、财务信息不规范透明、抵押物缺乏、抗风险能力弱等问题,很难满足银行信贷要求。为此,该联社将借款的人品作为重要参考依据,充分发挥人缘、地缘、亲缘的“三缘优势”,真实掌握客户的声誉口碑、人际关系、经营能力等软信息,由客户的亲戚朋友提供担保,实行贷款优先、利率优惠倾斜政策,“放水养鱼”支持小微企业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