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的发展,金融界竞争的加剧,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大力发展电子产品业务,不但扩大了服务半径,为当地用户提供了便捷的服务,而且由近距离服务“进化”为零距离服务,将惠民服务提升为“惠民更便民”。
家门口的银行
“乡亲们,后天就要扣电费了,还没存钱的抓紧到老王的银行去存上。”罗庄区盛庄办事处留邻庄社区的大喇叭打破了清晨的宁静,让还在睡梦中的人们意识到又该到信用社存钱了。不过现在他们不用再去信用社,而是在家门口就可以完成存款业务。
老王是罗庄联社的老代办员了,去年转成了自助设备管理员,而“老王的银行”指的就是罗庄联社安装的农金通。
走进“老王的银行”,门外是罗庄联社统一制作的印有山东农信新标识的“留邻庄社区农民自助终端服务点”的牌子。室内面积不大,却安装了防盗窗、防盗门,其他各种设施也一应俱全,俨然一个农信小网点。
“别看我地方小,每天到我这里办业务的人可不少,平均每天办理业务50多笔,逢交电费、支取养老保险金的时候,一天都能办理接近200笔。”老王言语中充满着自豪,“现在村民足不出村就可以办理小额现金的存取款业务,他们都说我是家门口的银行。”
可流动的银行
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罗庄联社的“流动银行”。
9月10日至20日,罗庄联社在册山街道办事处的南头村和郑旺村村委分别设立了“流动金融服务点”,这是罗庄联社为解决政府发放养老保险“折换卡”后启用密码专门设立的“流动银行”。
“流动银行”业务集无线网络、远程终端科技和视频监控技术为一体,可办理柜面全部账务性、非账务性业务,是农信社大胆创新的产物,很好地体现了服务“三农”的理念。
“流动银行”一方面扩充了服务对象,特别是方便了年龄较大、对信用社业务不熟悉的村民。在偏远地区或是没有自助设备的地区,罗庄联社的“流动银行”会在养老保险发放的第二天起到各村委开办起来,集中解决老年人支取现金的需求。另一方面,“流动银行”提高了服务效率,可以针对客户需求,灵活自由地备置银行服务项目。新学期开始之际,罗庄联社将“流动银行”开进大学校园,为广大学生办理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业务,从而减少了在柜面办理的排队时间,服务效率也大大提高。
不打烊的银行
小刘是陶瓷市场的一位批发商,在这一行已经干了近十年。因为干得长、讲信誉、重质量,所以他的店里挤满了来购货的客户,订货的电话也是一个接一个地响着。接电话的同时他的手机来短信了,是山东农信发来告之小刘,其销货方把货款打来了。有时相同的货款不知道是哪个客户打来的,小刘就登上网上银行,通过查询交易地点就可以知道是哪位客户了。
“以前的货款都是通过物流发过来,时间长不说,最重要的是资金安全问题,现在都要求客户直接打到我的卡上,有短信通知我就不用跑银行查了。我自己从厂家进货也不用去排队存钱了,用网上银行直接就能打过去,手续费还优惠呢。” 小刘滔滔不绝地讲着信用社电子产品的好处。
自从小刘安装了电话POS,来买货的人也不用带现金了,他也不怕有假钱了。“有了这些,我不管在哪里、不管什么时间都可以享受到这‘不打烊的银行’带来的便利服务,信用社真是帮了我的大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