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10月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借势发力 中农大丰驶入发展快车道

□本报记者 郑 敏

  创立:强强携手 势不可挡

  2011年,中农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安徽晋煤中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阜阳万源投资有限公司三方共同出资, 组建了安徽中农大丰化肥有限公司。主要业务范围是复合肥料、农用氮肥的生产、销售、进出口贸易以及复混肥原料的仓储和经营。

  出身名门,自然与众不同。中农控股和安徽晋煤中能化工是中农大丰发展的坚强后盾。中农控股是中国最大的化肥流通分销企业和化肥进出口商,是中国农资行业的大型龙头企业,机构网络和业务覆盖全国。特别是近年来以“新网工程”为发展契机,整合各种有效资源,与国内外上下游企业建立了多种战略合作关系。安徽晋煤中能化工则是中国化工500强、中国氮肥50强、安徽100强企业,有着极强的氮肥资源和黄淮海平原的区域优势。目前,该公司尿素、合成氨都已形成百万吨产能。

  而中农大丰正是全国大型流通企业向上游生产领域延伸,原料生产企业积极进军复合加工之后联姻组建的公司。正因如此,中农大丰甫一成立,就彰显出了大企业的实力。整体企业规划投资1.12亿元建设50万吨/年高氮复合肥项目。项目建设分两期实施:一期建设10万吨/年低塔熔体风冷结晶造粒复合肥装置,配套建设10万吨/年转鼓造粒复合肥装置和1.5万平方米的仓储设施。总投资约为人民币4700万元,建成后形成20万吨/年高氮高浓度复合肥、多种农作物专用肥的生产规模;二期建设20万吨/年高塔熔体造粒复合肥装置,配套建设10万吨/年滚筒造粒复合肥装置和3.5万平方米的仓储设施。总投资约为人民币6500万元。两期项目建成后将形成50万吨/年复合肥的生产能力。

  发展:借势发力 赢得市场

  尽管成立时间不长,而且中农大丰主打的产品是复合肥,在当前产能急剧过剩的背景下,销售价格不高,利润水平也比较低,似乎在竞争市场时也是困难重重,但中农大丰却十分懂得借势发力,成功赢得市场。

  中农大丰的领导层十分了解,优质的产品是竞争市场的基础。在生产过程中,中农大丰充分利用上游资源优势,氮素取材安徽晋煤中能化工的优质尿素,中农控股又是国内最大的钾肥供应商之一,因此,中农大丰不愁没有好的原料来源。中农大丰复合肥生产的磷素取材于国内知名大厂的磷酸一铵、磷酸二铵,钾素取材于俄罗斯、加拿大进口钾肥和新疆罗布泊出产的硫酸钾,有好原料才能生产好的复合肥。正因如此,中农大丰现在两大主打品牌“中农”和“泉河”商标打出品牌营销组合拳,过硬的产品质量赢得经销商和用户的信赖,在周边市场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在市场方面,中农大丰也借助中农控股长期积累建立的销售网络资源,以及“中国农资小型合作社”的网络和资源优势,统一规划市场,全力加快中农大丰复合肥产品营销主渠道的建设。此外,从区位上看,中农大丰也具有较强优势,中农大丰地处黄淮海商品粮基地,广袤的淮北平原是重要的粮仓,这里复种指数为1.6以上,种植作物为小麦、玉米,由于人多地少,农民追求高产,化肥投入量大,特别是复合肥的用量大,一般小麦90%的土地使用复合肥,其中70%为高氮复合肥,玉米60%的土地使用复合肥,其中50%为高氮复合肥,市场容量巨大。因此,中农大丰凭借优质的产品质量和现成的网络资源优势,立足江淮大地,向周边省份辐射,现在客户已经遍布全国各地,而且经过长期合作,形成了一批优质尿素客户资源。

  突破:扬长避短 创新经营

  如果说2011年处于初创时期的中农大丰,最重要的工作是市场的磨合和探索阶段。那么,现在的中农大丰就已经步入创新发展的快车道,开始从产品创新到营销创新和品牌创新的全面发力阶段。

  从今年开始,中农大丰将积极实施产品差异化,紧盯国内复合肥发展趋势,与知名科研院校合作,不断开发出具有国内领先技术的复合肥产品。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中农大丰意识到,当前公司所生产的复合肥大多为普通肥,市场竞争激烈销售难度大,而且利润率水平非常低,这一现状制约着公司快速发展。因此,从2012年开始,中农大丰率先隆重推出高塔熔体脲醛缓控释复合肥,以此为开端,积极实施产品差异化战略,通过差异化提高产品竞争力和赢利水平。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