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银行拖延下调刷卡手续费
本报讯(记者 陈浩文)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日前透露,刷卡手续费降价方案其实早在5月就获得批准,但是银行方面迟迟不出台,导致越来越多的商家对利好政策失去信心。
为此,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呼吁国务院尽快出台降低银行卡刷卡手续费方案,相关政府主管部门着手研究出台促进银商合作的政策,将银商利益之争转化为拉动消费的新动力。
早在2011年5月,国务院领导批示由国家发改委牵头,会同商务部、人民银行、银监会共同研究制定降低银行卡刷卡手续费方案。经过近一年的商讨,降费方案终于获得各方主管部门的同意并报送国务院。2012年5月国务院批准了该方案,8月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再次明确要降低刷卡手续费。
商家与银行方面的刷卡手续费之争由来已久,2004年曾经引发深圳零售商罢刷事件。目前,一方面消费者刷卡消费比例以每年30%的速度在递增,超市行业平均刷卡消费比例达到35%,百货、家电行业已超过60%,企业每年承担的刷卡手续费少则几百万元,多则上亿。
另一方面,商家经营成本每年递增超过15%,利润水平逐年下滑。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多年的调查显示,零售行业平均利润率只有2%左右,而银行的刷卡手续费就高达0.5%~1%。这种不合理的收费格局,银行既与商家产生利益之争,也与当前“拉动内需,扩大消费”、“减少流通环节收费”的国家政策要求显得很不协调。
外资企业排队等待在中国上市
本报讯 外资企业在中国上市的计划可能在2013年取得进展。上市地的技术性工作大多已经完成。
据参与建立上市地工作的银行人士表示,自2009年公布“国际板”计划后,有300多家跨国企业与中国证监会进行了接洽,并表达了在国际板上市的兴趣;一些跨国企业甚至已聘请银行安排潜在的上市事宜。
瑞银证券中国资本市场部门负责人李克非表示,中国已接近完成推出国际板的所有准备工作;新交易平台最快可能明年启动。
中国推出以人民币计价的国际板的总体框架已经准备就绪。据制定国际板相关规则的银行和法律人士透露,包括外资企业如何上市和如何结算的部分规则业已制定完毕。中国可能允许外资企业将本地上市筹得的资金汇回,不过在人民币兑换方面会有一定限制,现在方案还没有最终敲定。
摩根大通中国投资银行首席执行长方方表示,人民币国际化的持续推进将有望缓解对资本跨境流动限制的担忧。
但银行业人士和法律专家表示,中国证监会还需要解决一些问题,例如跨国公司如何公布财报。虽然有迹象显示国际板最快明年推出,但外资企业申请上市需要排队。第一批登陆国际板的很可能是上世纪90年代初期在香港上市、但从未在中国大陆上市的中国企业,即所谓的“红筹股”。
(沈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