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2年9月18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依托优势 打造新型农业产业化综合服务体系
——对河北省邯郸供销合作社参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思考
崔红志

  近年来,河北省邯郸市供销合作社努力适应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形势变化,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为中心,积极推进农业区域化布局。通过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有效地推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参与和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成果

  一是发展合作经济组织,帮助农民致富。2006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市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农合联)正式成立。“农合联”成立后,主要围绕农村主导产业、新兴产业和特色产品,发挥各级合作经济组织优势,开展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目前,全市各级农合联组织已发展到170家,共领办、带动专业合作社421个,涉农协会129个,年为农增收1.4亿元,发布信息1万余条,开展科技服务498次、专业培训1.4万人次,争取政策资金450万元。

  二是兴办龙头企业,带动农民致富。邯郸市及各县级供销合作社不断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通过改造、扩建、新建等形式,兴办了一批辐射面广、竞争力强、产业优势突出的龙头企业,探索出了一条“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路子。目前,全系统已培育发展重点龙头企业35个,其中省级1个、市级4个,年实现销售额7.4亿元,实现利税6050万元。

  三是推行标准化生产,引导农民致富。积极实施“千社千品”富农工程,依托龙头企业、农村经纪人、专业大户,组织开展农业专业化生产、标准化管理、集约化经营和品牌化销售,参与建立了鸭梨、冬枣、核桃等优质农产品以及花生、蔬菜、花椒、蛋鸡、生猪等种植、养殖基地,推广农业示范田11万亩,扶持种养大户2.5万户。

  参与产业化经营的思路和措施

  邯郸市社充分发挥联系农民紧、参与产业多、网络平台全、农村市场熟的优势,全力打造新型农业产业化综合服务体系。全系统计划到“十二五”末,建成规范农产品批发市场30个,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0家,兴办、带动各类专业合作社800个。主要措施有:

  第一,加快生产服务体系建设。一是建立棉油生产服务体系。对原有的棉花加工企业进行优化升级,加大技术改造与开发投入力度,对棉花及其副产品进行精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重点对成安、肥乡、鸡泽、邱县供销合作社棉油加工企业进行设备升级,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二是建立果菜生产服务体系。重点建设涉县年产68万公斤核桃油生产线、飞翔食用菌深加工项目、大名杨桥农产品综合市场等投资千万元以上的果菜深加工项目。三是建立养殖生产服务体系。与农业、畜牧和科研等部门联合成立养殖业服务机构,组织开展良种繁育、技术推广、饲料供应和产品销售。重点建设投资2000万元的广平年存栏3万只蛋鸡养殖基地项目。

  第二,加快流通服务体系建设。一是建设农资服务网络。以邯郸市农资公司为龙头,与河北省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中国农业生产资料集团公司联合,组建占地260亩、年配送量348万吨的冀南农资棉花商贸配送中心。该配送中心建成后,将辐射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四个产粮大省,形成北方最大规模的农资商品集散地。以此为主体,利用一到两年的时间实现市、县、乡、村四级农资经营配送网点村级全覆盖。同时,针对农资价格上涨过快的问题,继续搞好化肥淡季储备。争取达到全年优质化肥储备量5万吨,及时缓解供需矛盾,稳定化肥市场、降低经营成本。二是建设农副产品流通网络。重点实施“五个一”工程,即全市每一个县级社围绕区域产业培育一个农副产品经营性龙头企业,新建一个功能完备的农副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带动一个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辐射规模较大的生产经营大户1000户,逐步形成“龙头+市场+农户”的产加销一体化的农产品流通服务体系。三是建设信息服务网络。加大与信息媒体、网络运营商的战略合作,打造服务“三农”的信息渠道,为农产品购销企业和农民群众无偿提供农产品信息服务;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农产品经纪人、农民技能培训,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继续在县级供销合作社、有条件的基层社、专业合作社以及龙头企业建立信息网站,并逐步实现网络对接和信息共享,形成覆盖全市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为农服务信息网。

  第三,加快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建设。围绕区域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推进“两会、两社”建设,即发展“农合联”。推动乡镇分会、农产品行业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村级综合服务社的发展。借此提供市场准入、开拓经营、信息咨询、价格协调、权益维护等多方面的服务,帮助农民调整种养结构。

  在“两会、两社”建设中,重点推进“农合联”分会建设。年内实现全市80%的乡镇建起“农合联”分会或分支机构,75%以上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加入到“农合联”体系。一是农产品行业协会建设。围绕区域主导和特色产业,逐步实现“一个产业一个协会”的目标。到明年底,全系统农产品行业协会力争达到150家以上。二是专业合作社建设。搞好与系统内外龙头企业的利益联结,不断完善自身的产业链条,扩大专业合作社经营规模。根据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业规模化发展的特点,重点创办土地流转、资金互助和劳务中介等新型合作社,大力培育发展一批像“王金庄花椒专业合作社”模式的示范社。到年底,全市农合联组织发展到175家,领办、带动专业合作社430个,助农增收的增幅达到25%以上。三是村级综合服务社建设。通过整合改造,形成规范、统一的经营服务模式,为农民获取信息、组织生产、出售产品提供综合服务,实现每村一个供销合作社服务组织的目标。

  (作者系河北省邯郸市供销合作社党委书记、理事会主任)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