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和静园茶人会馆源自1996年于沈阳开业的东北第一家大型茶艺馆,也是沈阳市第一家民营茶艺馆。其开创了沈阳乃至整个东北三省推广茶文化的先河。2009年和静园步入京城,在根植艺术土壤的朝阳区百子湾路苹果社区4号楼今日美术馆2号馆旁,创立了北京和静园茶人会馆。在这里,和静园16年来深沉浑厚的文化积淀为身在其中的有缘人提供了心灵小憩的田园,为商界精英人士提供了雅致消费环境的新选择。
认识和静园,首先要从她的领导人王琼说起。几年前,我见许多人都在传阅一本散文集,便好奇地借来看了一眼,这一眼让我震撼良久:“乐而忘忧的生活,对于现代人来讲是童话,但在一杯精神的王国里,可以拥有一盏理想的世界,知道那是什么吗?沏一壶茶,对着月光,独啜,看起来很清寂,实际上很美。横千年,竖万里,思绪驰骋着,精神搭上理想的幔衣,将热情凝聚在明天太阳升起的那个地方,匆忙的生命,因希望而绚丽起来。”
这字里行间,连标点符号都包含美好与能量的文字简直让人痴迷,我因此就记住了这本叫《白云流霞》的散文集,也记住了这位叫王琼的作家。后来才知道,王琼是茶界知名的中国茶艺专家,她所开办的和静园事业,也已经来到北京,就在今日美术馆旁,坚定地酝酿着属于自己的绽放。
北京和静园茶人会馆的面积2400平方米,整个装修风格内敛含蓄,内部的每一幅画,甚至每一盏灯,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如果细心留意和静园的茶室,你一定会发现,它每间看似风格相同的茶室里,常常蕴含着不动声色的变化,这种变化,或许是来自几竿窗前的修竹,或许是来自有着质朴感觉的墙面,又或许,是来自透露新古典主义的明式家具……总而言之,它以成熟丰满而又和谐统一的表达方式诠释茶的安静性格。
茶是安静内敛的,所以和静园的一切都很安静。这里的所有服务,都在悄无声息中令你满意。身着黑色汉服的茶艺员,姿态娴雅地往来于室内,为你泡上一道上世纪70年代的生普。为提高员工的情智,让大家学会如何更好地做人、做事,进而成为更完满的和静园人,会馆每周二下午两点至四点都会举行和静园茶人时间。届时,所有的员工坐下来,安神定心,在欢喜的气氛中一起读书、听音乐、欣赏艺术作品、分享各自的学习心得,修炼心性,提升修为。这里的茶客也是安静的,他们以一双穿透诸事的眼睛,观察这一方茶气充满的空间,然后深啜一口茶汤,留住心灵的安宁。
北京和静园与沈阳和静园的最大区别,就是北京和静园在整体装修与布置上做了更大的投入和努力,董事长李冰亲自执笔,设计了会馆的格局及装修。艺术家出身的他,在宋庄艺术区创建了面积达3200平方米的和静园艺术馆,馆藏艺术珍品达300余件,藏品几乎囊括了当代各著名艺术家的代表作品,种类有架上油画、版画、雕塑、影像、装置等不同形式的作品,这在京城的专业茶会所中是绝无仅有的。
当然艺术还不仅限于环境,和静园所提供的各种茶膳以及茶道活动,同样是艺术的典范。先来说茶膳,这里的食材都是原生态有机食品,从源头开始就杜绝污染,为茶客的身心奉献挚诚。仅仅一道“舍得”,要用5到6斤的有机芥蓝,取其最嫩的部分,让清鲜在你舌尖化开;而一道特色炒蛋,竟然能炒到松软如茸又不见油,足可见和静园人的用心。这里的餐饮理念是“真品、真味、真功夫”,是让都市人从一茶一箸之间感受最健康的生活艺术。
茶道是和静园的灵魂,更是和静园的企业精神所在,所谓“大道无形,小而生发,同修太和,内外养静”,这是指真正的茶和茶人,最终必然超越茶技、茶艺、茶道等种种形式上的东西,达到“手中无茶,天地皆茶”的境界。为了将此境界传达给更多的人,和静园针对不同人群,设立了和静园茶修学堂,分别推出了生活茶、生活禅和专业职业技能茶艺培训,先后为各类茶文化爱好者,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员和金融IT界人士,举办了难以计数的培训和讲座,让茶之风韵、茶之灵魂、茶之品格彻底融入到人心中,让喝茶成为世人的一种生活态度,也让人但逢举杯,喝到的便是艺术之茶。
日日行茶,时时精进,这是和静园人的态度;以茶养德,以茶修为,这是和静园人的追求。祝愿在未来蓬勃发展的茶艺事业中,和静园能始终保持这份清醒的姿态,将中国茶文化的气质演绎得淋漓尽致,也让人生的真谛,由这缕缕茶香飘向那都市乡间。
北京圣唐古驿设计事务所点评:
和静园采用现代中式建筑装饰风格,尝试通过简约质朴的设计,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建筑之中,力求达到一种“和合”之境。
会馆门脸宽阔,落地门窗使得大厅明亮通透,令人胸襟为之舒展。门头古朴的艺术字体点出了会馆的文化氛围。茶室内整洁质朴,透过宽大的玻璃可以欣赏窗外挺拔的修竹和齐整的墙垣。
室内装修风格将古典质朴与现代简洁相融合,椅、凳、案几、灯饰大量使用明清家具,古典韵味十足;地面、墙体、顶灯运用了现代设计手法,突出了简洁明快,并增加了空间感。正是由于现代装饰风格的框架里容纳了古典家具元素,使得传统与现代碰撞、融合,表达着和静园独特的茶文化空间体验,让品茗者在静雅幽香之中享受并滋养着内心的和谐妙境。
本报开创“寻茗淘坊”栏目,由本报记者游走于各家茶馆茶楼,从中甄选出在设计风格、经营理念、人文关怀等不同方面独具特色的茶馆,以文图相配的形式刊登,以飨读者。
本栏目主要就茶馆的装修风格、主题定位、营销理念、特色服务、人文精神、茶馆故事等方面进行采写。如果您觉得自家的茶馆魅力难掩,或者您有自己喜爱的一家“心灵圣地”认为值得推荐,欢迎您随时联系本报。
寻 坊 人: 冯斯正
联系方式: 13671159497
fuzzyshee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