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昭通市供销合作社3辆货车满载4万多元的新鲜蔬菜送往彝良地震灾区。
图2:彝良县城供销合作社的网点已恢复正常营业,并都挂上了“彝良县供销社抗震救灾服务店”标识。
图3:昭通市供销合作社职工向彝良县受灾群众送去爱心慰问金。
(昭通市社供图)
9月14日,由云南省昭通市供销合作社主任李斌、副主任窦家义带队,3辆写着“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供销系统情系灾区”,满载着价值4万多元新鲜蔬菜的货车奔赴彝良灾区,向灾区群众献出了云南省社、昭通市社干部职工的一份爱心。
9月7日,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连续发生两次地震,并遭遇特大暴雨引发泥石流灾害,当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遭受严重损失。
地震中,昭通市供销合作社社属企业鑫宏优天麻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位于昭阳区旧圃镇天麻育种基地遭受严重损失,厂房多处出现裂缝,墙面水泥大面积脱落,生产设备严重损坏,培育架大面积倒塌,2.5万多袋处于培育期的菌种受损。初步估计,厂房及设备损失约50万元,菌种损失约20万元。9月10日彝良县遭遇泥石流灾害后,彝良供销合作社下属多家综合服务社损失严重,预计灾害损失达300万元。洪灾发生时,彝良供销合作社吉鑫日化副食综合服务社被泥石流围困,铺面进水达60厘米,货架、仓库严重积水,货物被泥水浸泡,损失达30万元。
云南省各级供销合作社积极响应各级党委号召,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美德,全系统干部职工以及各级民营企业纷纷为灾区人民捐款,用实际行动为灾区人民献上绵薄之力。
紧急部署 全力救灾
彝良县地震灾害发生后,彝良县供销合作社第一时间成立抗震救灾领导组,深入灾区查看灾情,全面开展抗震救灾工作。县社以党支部书记、主任蔡顺琼为组长,党支部副书记、副组任邹书友为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抗震救灾工作领导组,全面领导和指挥抗震救灾工作。县社主任、副主任亲自带领县供销合作社职工在多个安置点搭建帐篷并安排部分职工深入重灾区抢险。全社职工轮流24小时值班,在安置点参加维护秩序、做饭、搬运救灾物资等工作。
救灾过程中,彝良县供销合作社全体干部职工主动标明供销合作社身份,县社主任、副主任各担任1个救灾点负责工作,县社机关12名干部职工,统一佩带“彝良县供销合作社”工作证,标明姓名、职务、手机号码,分赴全县各灾区参与救灾物资接收、发放、搬运工作。同时进村入户对群众进行心理疏导、维护稳定、灾情信息收集上报任务,供销合作社这个标志在彝良县地震灾区一次又一次地闪着光,供销合作社成为了彝良灾民真正的贴心人。
在供销合作社人的带动下,彝良县供销合作社下岗职工吕云深为感动,他主动开着自己的车辆配合供销合作社到各灾区开展救灾工作。
经过近10天的奋力救灾,彝良县城5个网点、乡镇56个综合服务社都已加挂上“彝良县供销社抗震救灾服务点”标识,县供销合作社要求各经营服务网点要切实保障灾区群众的生活物资供应,严禁利用灾情囤积居奇,哄抬物价,要把服务灾区群众放在第一位,确保物资供应,平抑物价,维护供销合作社形象。目前供销合作社大部分经营网点采取批发价销售,一些网点对困难群众和部分参与救灾的部队士兵甚至免费发放了部分生活品。部分网点在自身受灾的情况下,仍然把服务灾区群众放在首位,采取一手抓好救灾,一手搞好服务。
流通主力 确保供应
地震发生以来,承担灾区生活物资保障的昭通市供销合作社全力以赴组织鲜活农产品供应灾区,确保了20多万灾区群众和上万抢险救援队伍吃上新鲜蔬菜。9月16日,由昭通市供销合作社组织的满载灾区急需生活物资的3辆卡车再次驶入灾区。
为切实确保彝良重灾区受灾群众和参与抢险救援人员吃上鲜活农产品,昭通市迅速部署各专业合作社、流通协会做好鲜活农产品的供应,积极协调盐津、水富、镇雄等周边县区专业合作社、流通协会千方百计做好鲜活农产品供应的保障工作。
目前,彝良灾区物资接收点及物资发放点,物资充沛、分门别类、码放整齐,县城蔬菜供应充足、菜品新鲜、价格合理,猪肉供应充足,灾区生活物资供应形势平稳,价格与正常时期基本保持一致,生活秩序稳定,救灾工作稳步推进。
记者从彝良县供销合作社了解到,彝良县城灾民安置点有9000多灾民,加上县城居民、机关单位职工、救灾的解放军官兵、志愿者、记者,每天食物消耗量巨大,目前最缺少的物资是大米、食用油、面包等粮油商品。
(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