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喝黄酒。无论高兴还是忧伤,有趣还是无聊,白天还是夜晚,是三五一群还是二三知己朋友或者是独自一人,我都会喝点黄酒。我认为喝酒在于心情、在于气氛、在于酒伴,而不在于酒本身。正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
三顾堂汉庐坊黄酒,让我感悟到中国几千年酒文化的博大精深与厚重丰硕,让我领略到酒文化如山的积淀和广博的寓意,心中暗暗叹服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把酒作文、泼墨赋诗留下千古绝唱的洒脱与风流。
我是喝了几十年酒的人了,生四十岁了,酒龄将近二十年,记得我是不到十岁就开始喝酒了,但向来以为酒充其量就是食品,从来没有把酒与高雅的文化联系在一起,现在想来不禁心生遗憾。
我第一次知道黄酒,是在十几岁时。那时候农村还很贫穷,村里一般家庭子女新婚、老人过世都是用自家酿制的米酒招待客人,很少买瓶装白酒和散白酒。父亲是教师,我家生活相对宽裕,叔叔结婚,父亲就购买了远近闻名的汉庐坊黄酒。据说汉庐坊黄酒传承了南阳黄酒的传统酿造工艺,专注于优质黄酒的研制与开发,该酒色泽褐而透明,酒味醇厚可口,浓郁芳香,甜苦适宜,回味悠久,有生津开味、増进食欲、养生益寿之功效。父亲到镇上买了六箱“汉庐坊黄酒”,爷爷迫不及待品尝美酒,我出于好奇也要喝一盅儿,爷爷认为,只要是男人都能喝酒,他老人家不假思索地给了我小半盅高粱酒,这应该算我人生第一次喝酒。酒一入口,咕噜下肚,一股火辣气息充盈全身,霎时热血沸腾,额头沁汗,浑身通畅,酣畅淋漓,痛快至极,把当时一家人为叔叔准备婚礼的喜庆气氛融入浓浓酒香之中,成了我以后每饮黄酒所惯有的心绪。
以后的日子里,我家行人情的事儿就让我承包了,但每次行人情,母亲都不厌其烦地叮嘱我不要喝酒,但我还是要偷偷地喝点黄酒。我觉得不喝酒就不热闹,尤其是村里的人家结婚嫁娶,不喝酒就没有那种气氛。
虽然现在离开老家多年,但如果说让我最为眷念难忘、感怀不尽的还是那故乡和故乡的人了,这种情谊就像一盅醇香悠绵的老酒。
民以食为天,食以酒为先。饮食如果少了酒,就如汽车缺少了安全气囊,总会有一种隐隐的遗憾和忧虑。面对现代社会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和巨大的生活压力,现代人更加渴望精神层次的交流。众多白领精英阶层在提高生活水平的同时,渴望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这个时候就要学会关爱自己,关爱人生,学会放松,从快节奏进入慢生活。最好从每天的饮食开始调理,如通过适量饮用上等的花雕黄酒来缓解生活压力,增加人体细胞活力,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此外,黄酒的和谐不仅仅表现在酒体个性的协调自然,还表现在其博大宽宏的酒性上。如果说啤酒是充满激情的毛头小伙儿,白酒是刚烈如火的北方大汉,红酒是情调暧昧的小资女性,那么黄酒则是事业有成,功成名就的成功人士,是经历了岁月沧桑,实现人生荣耀的现代好男人。这个层次的人,可以自然地与社会融为一体,无论东西,无论古今,可以从容淡定地处理任何碰到的疑难之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于从容之中笑对人生。而其需要的仅仅是把盏一杯黄酒,在难得的“糊涂”之中释放生活和工作中的压力。
我忽然想起了许多古人关于酒的诗文美句,诸如“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百年愁里过,万感醉中来;腹中书万卷,身外酒千杯;功名万里外, 心事一杯中;窗外正风雪,拥炉开酒缸;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等等。这些诗句美文让我醒悟,酒不在喝多少,而在于领会其深厚的文化意韵,只有会意了博大精深的酒文化,才算感触了酒的真正魅力,因为喝酒充其量是麻木神经,领略酒文化才是真正的享受。
黄酒温润平和,柔美甘醇,实为上天给中华民族之恩赐。而我喜欢喝汉庐坊黄酒,实在是一种天缘,可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酒,可以助我们达到这样一种儒雅、大度、包容、尊重的真正男人的境界!